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火山口上的朝鮮半島希望猶存

http://www.CRNTT.com   2010-12-21 10:36:21  


 
  然而,朝鮮的炮擊帶來了兩個始料未及的的後果:第一,朝方發射的炮彈數目之多無疑超出了正常的自衛範圍,使朝韓間軍事衝突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強度進一步升級;第二,韓方平民之死,從道義上置朝鮮於“不義”的境地。韓國政府趁機採取“哀兵戰術”,一方面,動員國內外媒體,把自己“受害者”的形象廣而告之,利用百姓的不滿和憤怒,更換國防部長,積極擴軍備戰,力圖把西海五島打造成進可攻、退可守的軍事要塞。另一方面,強化與美日等國的軍事協作和外交配合,成功把美國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拉進西海(黃海),衝擊了中國安全的底線,而且修改了“交戰守則”,獲得“先打後報”的權力,為韓對朝實施“靈活反應”的大規模打擊政策開了綠燈。 

  在完成換人、修約、擴軍等一系列動作後,韓國政府決定在延坪島再次實施實彈演練,也要實現一石三鳥的目標:第一、韓軍需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以重塑軍威。無論天安艦事件還是延坪島炮擊事件,有著世界最先進武器的韓軍的表現差強人意,韓國軍方急需一場戰爭來表現自己。第二、韓國需要在與朝鮮的對抗中改弦易轍,從過去的“軟”轉為“硬”。從朝韓雙方軍事較量的歷史看,朝鮮敢說敢幹,但韓國卻敢說不敢幹。在與富有但卻“怕死”的韓國較量中,朝鮮的軍事冒險經常有所斬獲,對此早就耿耿於懷的韓國政府試圖利用這次機會,一改過去妥協退讓的軟弱做法,在軍事較量中“強硬”起來。第三,為李明博未來的大選造勢。如果李明博不能夠在與朝鮮的對抗中有所作為,他在2012年的大選中勝算將大打折扣。因此,在萬眾矚目的延坪島重啟軍演,並準備在朝鮮再次動作時予以痛擊成為韓國政府不得不下的一步的險棋。從結果看,這步棋有驚無險。 

  根源仍在

  朝鮮以“不值得每次都加以應對”為借口輕鬆化解了一場勢在必行的衝突,儘管今天的延坪島仍然風平浪靜,但朝韓衝突的根源仍在,且較以往更為複雜。 

  朝韓之爭是冷戰的產物。冷戰結束後,本是同祖同宗的朝鮮人仍處於分裂狀態。三八線兩邊不同政體的國家不僅繼續老的意識形態上的競爭----到底是社會主義制度好還是資本主義制度好,而且還在繼續爭奪實現國家最終統一的主導權----是朝鮮吃掉韓國還是韓國吃掉朝鮮。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競爭相互交織,使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朝韓關係緊張狀況外溢到他們與其它大國的關係。由於朝鮮執意進行核試爆,中國與朝鮮剛剛修好的關係經歷了新的挫折。但中國深知,解鈴還須系鈴人,朝鮮是解決朝核問題的關鍵。中朝關係在經歷短暫的低谷後又迅速企穩回暖。天安艦事件後,中韓關係因為在事件調查報告的鑒定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主席聲明的措辭等問題上的分歧而轉冷,中韓兩國民間的好感隨之明顯下降。由於朝韓間連續不斷的衝突,中國處在一個在“朝、韓之間只能選擇一個朋友”的尷尬境地。 

  此外,中美關係也因為朝鮮半島問題平添變數。由於美韓之間傳統的同盟關係,美國在朝韓爭端中採取一邊倒的支持韓國的立場,不僅多次與韓舉行大國模聯合軍演,而且不顧中國的多次反對,最終將華盛頓號航母開進黃海。朝鮮半島問題使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走向對立甚至對峙的道路,原本難以駕馭的中美關係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