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火山口上的朝鮮半島希望猶存

http://www.CRNTT.com   2010-12-21 10:36:21  


 
  由於美日對韓國不遺餘力的支持,這三個國家關係越走越近,大有結成美日韓三國同盟的勢頭。延坪島事件後,美日韓三國不僅拒絕中國提出的召開六方會談團長緊急會議,而且繞開中俄,在華盛頓共同商議對朝政策。東北亞地區集團化趨漸露端倪。一方面,美國與韓、日雙邊同盟的關係顯著加強,韓日橫向聯繫也得到強化,三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抱成一團;另一方面,中國與俄羅斯和朝鮮的政策協調和信息溝通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2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圍繞著兩種草案的激烈爭吵凸顯出美、英、法、日為一方與中國、俄羅斯為另一方之間涇渭分明的立場。 

  延坪島附件的炮聲已經平息,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朝韓之間競爭對抗的格局沒有變化,中國與韓、日冷淡的政治關係也看不到起色,東北亞地區集團化趨勢也沒有停滯的跡象。所有這些表明朝韓今天可以相安無事,但明日可能會爆發新的衝突,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朝韓哥倆打架,其他人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希望猶存

  朝韓衝突的根源雖在,但世界的末日不會到來。 

  如果對延坪炮擊事件的緣由追本溯源的話,我們不難發現:延坪島的炮擊與韓國的軍演有著密切的聯繫,韓國的軍演又與天安艦事件息息相關;天安艦事件又是李明博政府強硬的對朝政策的直接結果,李德強硬對朝政策又部分歸因於朝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核試爆;朝之所以要擁核自重,是因為害怕被強大的韓美聯盟壓垮,而韓美結盟主要緣於朝鮮半島分裂分治的現實。由此可見,延坪島炮擊事件的近因是天安艦事件,中因是朝鮮擁核自重,遠因是朝鮮半島的分裂。 

  如果說朝鮮半島分裂的現實一時半夥難以改變,天安艦事件可能仍會停留在“無頭官司”的階段,那麼消弭半島局勢緊張的希望就落在朝核問題的解決上了。2007年後六方會談舉步維艱,其原因無非有二:首先,朝鮮不願意回到六方會談,不願意接受“9.19共同聲明”的約束;其次,韓美日的消極態度。韓美在“不想使六方會談成為清談館”的借口下,曾提出朝鮮採取實質性棄核措施在先、六方會談重啟在後的主張。天安艦事件後,韓美又把六方會談的召開與天安艦事件的圓滿解決掛鈎。儘管這個“掛鈎”被放棄,但韓國政府卻把六方會談的重啟與朝韓關係的改善掛起鈎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朝鮮擁核自重的目標並沒有實現。兩次核試爆換來聯合國安理會兩個制裁決議,朝鮮經濟受損,外交空前孤立。在保守的伊朗開始啟動經濟改革,甚至連古巴都開始大張旗鼓發展私營經濟之際,朝鮮想要使其老百姓“吃上白米飯、喝上骨頭湯”,就不得不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得以實施的前提之一是棄核。今年金正日兩次訪華,在核問題上的態度日趨積極明朗。就在韓國重新在延坪島海域進行實彈演習時,朝鮮通過訪朝的理查德森向外界提出新的主張:同意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人員重返寧邊;同意將1.2萬枚核燃料棒出售並運送到第三國。顯然,朝鮮新的具體建議為重啟六方會談的提供了便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