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陝西,240萬移民搬遷將啟動

http://www.CRNTT.com   2010-12-24 13:53:07  


2010年8月,7·18安康泥石流災害公祭現場,正是這場災難促發了陝西省搬遷的念頭。 (CFP/圖)
如今,7·18災難現場殘留著浮雪,圖中兩處建築是災難中惟一幸存的,其他22戶人家盡埋泥底。 (南方周末記者 孟登科/圖)
  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訊/240萬地質移民,十年搬遷,耗資千億,只為安全居所——1.5個“三峽”,如何搬得動?

  如果計劃順遂,這可能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搬遷工程,與以往任何一次工程移民不同,這一次卻是主動向大自然妥協。對於多災多難的陝南地區而言,“它足以與廢除幾千年來的農業稅政策相提並論”。

  南方周末記者 孟登科 發自陝西西安、安康

  百萬千億,破釜沉舟

  “要先把深山裡居住條件最危險的農民搬出來。”

  8天後的2011新年,陝西省陝南地區三市28縣240萬人的大移民搬遷工程將正式拉開序幕。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數字,遠超三峽移民的150萬規模。

  早先的12月7日,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陝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總體規劃》)才獲得陝西省政府常務工作會議原則通過,也首度為外界所關切。

  陝西省政府政務公開辦公室官員並不諱言,“所謂原則通過意味著細節上仍需修改,但最終的規劃稿會很快出台。”

  本報獲得的11月份新近完成的規劃初稿顯示,這項搬遷計劃堪稱宏偉:從2011-2020年的10年間,陝南的漢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28縣計劃搬遷240萬人,超過三個市總人口的1/4,搬遷建築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投資總規模超過1100億。

  規劃首要的搬遷對象是受地質災害、洪澇災害或其他自然災害影響嚴重的村莊,“要先把深山裡居住條件最危險的農民搬出來”。

  如果計劃順遂,這可能是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移民搬遷工程,與以往任何一次人為工程移民不同,這一次卻是主動向大自然妥協。

  不久前,陝南地區剛遭遇一場“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災害,在方案原則獲批的那次省政府常務工作會議上,代省長趙正永就感慨,“一個村子二十多人瞬間就被埋了,很痛心。”

  趙正永提到的村子即安康市漢濱區大竹園鎮七堰村,2010年7月18日晚,該村遭遇泥石流災難,12人死亡,17人失蹤,兩百多年安然無虞、延續九代的山村林家大院被深埋進了四十餘米的泥石流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