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從內地赴港“產子潮”看社會公平

http://www.CRNTT.com   2011-04-02 12:00:48  


 
  恐懼與戒備

  內地產婦情況之複雜,並不只是拖欠醫療費或緊急衝關般簡單。

  Ada在前年遇到過一個曾在內地做試管的糊塗產婦:委托醫生把幾顆精子直接放到子宮裡、看看能不能多生幾個的丈夫,到分娩前還不知道老婆懷的是三胞胎!Ada記得,在這名產婦分娩時,整個產科住院區的助產士都被調光了,只能從婦科借人幫忙照顧其他產婦。“三個嬰兒,就要三個姑娘(香港人稱護士為姑娘)照顧,我們在住院區值夜班的也就三個而已。”那次Ada和醫生們真是動怒了,直說那夫婦不負責任,“對自己,對孩子,也令我們措手不及。”

  超聲波的檢查在香港是孕婦必然經歷的,但在內地,不允許孕婦以超聲波鑒別胎兒性別,所以一些只求甄別胎兒性別的產婦根本不做超聲波檢查。Ada聽一些私人診所的朋友說,有些內地孕婦來香港做超聲波檢查後會提出墮胎,“他們不在意其他檢查結果。”

  最令Ada心寒的是病毒。聯合醫院在去年曾經遇到帶梅毒產婦的“突襲”,迅速成為全港產科醫護人員們的醫療安全話題;然後,某醫院有感染HIV病毒內地產婦的內部新聞,令這種恐懼爆發到頂點。“我們為什麼那麼害怕穿了羊水衝到產房的產婦?因為我們經常連防護服都趕不及穿就要去接觸她們,而血水不知什麼時候會沾到你身上。”Ada如今遇到內地產婦是如臨大敵,戴口罩帽子穿長袖不說,還特意穿最厚的手套,幫產婦抽血的時候,她會“小心到窒息”。如果感到自己被血液沾染,Ada的精神就會備受折磨:“HIV的檢測,要送到健康署才有結果。在出報告之前的那段日子,我簡直度日如年。”

  一位公立醫院產科負責人,對記者描述他理想“孕婦健康產子模式”,巴望著內地產婦與本地產婦一樣能遵從:8到12周,產前檢查,以便發現並處理家族病等潛在危險;18到22周,超聲波,測定性別或是否多胎;24到28周,血糖檢查;40周左右順利分娩,然後檢查嬰兒至少兩次;產後調理,指導喂奶;產婦出院後,社康護士上門跟蹤考察……不過,大多數人已不期望她們會在醫院走完這全程。“所有內地產婦,我們其實都按高危病人處理。”Ada說。

  產前檢查缺乏不但危害赴港產婦,壓迫醫護人員的神經,還貽害無辜的嬰兒。兒科的醫生們和產科的一樣時有抱怨,因為越來越多患唐氏綜合征和重型地中海貧血的嬰兒進入了他們的病房。“猶如時光倒流一般,”看著有缺陷嬰孩近兩年不斷進入ICU和育嬰箱的一位醫生,對記者懷念起過去的日子,“以前以本地產婦為主的時候,不可能有這麼多問題嬰兒。”

  當各種故事流傳到醫護界和產婦論壇,曾經多被視為乾淨安全的公立產科病房,已經被外人看做了衛生黑點。幾乎所有被記者訪問過的本地產婦,都希望能找個內地產婦相對少些的醫院,“那裡太複雜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