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貨幣政策經受住外部突變嚴峻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0:19:46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導致通脹的各種因素正趨於瓦解,通脹被鎖進籠子裡應該為期不遠了。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溫建寧的文章認為,在通脹基本控制之後,央行還需要適度微調貨幣政策,變短期“斷奶”為中期“減奶”, 以創造適宜的微觀金融環境,良好的貨幣穩健供應的宏觀政策背景,給企業生存預留適當的過渡週期,給經濟發展提供適度的騰挪空間,從根本上促成產業改造昇級,推動經濟轉型。

  央行5月12日出人意料地宣佈了年內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打破此前貨幣政策變動多選擇週末或節假日的慣例,不僅反映出央行對通脹仍保持著高度警惕,祗要經濟數據指示高通脹因素存在,調准這樣的數量工具就是最低的政策選項;也反映出央行抑制通脹的調控手段日益嫻熟,聯動經濟數據發佈的快速反應機制和響應動作,已趨於常態化和程序化作業了。

  僅僅一天前,廣為關注的4月宏觀經濟數據發佈。CPI微低於3月0.1個百分點,未再創新高,似乎通脹失控惡化的警報已暫時解除,通脹可控的曙光隱隱閃現。

  通脹呈現高位趨穩態勢,央行控通脹壓力有所減輕。於是,短期內加息的緊迫性減弱,這一點可以從溫總理“五一”視察保障房建築工地的講話中感悟出來。值得警惕的是,高位運行的通脹穩定性一般較差,稍有放鬆,極易出現意想不到的反復,央行當然有必要保持高度警惕嚴陣以待。這次不到週末提前宣佈調高準備金率,正是央行鞏固抑制通脹效果,絲毫不敢鬆懈地恪盡職守的表現,選擇替代性數量工具調准,也就是最為合理的決策邏輯了。這一新變化,不僅說明央行作為管理通脹預期的核心部門,其貨幣政策調控思路正在發生變化,在控制通脹上不再固守“審慎觀察”的穩健作風,而是採取了較為激進的“果斷出手”做法,表現出了更加強烈的主動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