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港為師:深圳地鐵為何學不來盈利

http://www.CRNTT.com   2011-07-11 09:13:04  


 
新聞鏈接:深圳地鐵去年獲8.3億補貼 由虧變盈6.29億(2011-07-07 新華網 潘玉蓉/馬芳)

  核心提示:深圳國資委公布的財務報表表明,深圳地鐵去年虧損2.04億,但獲8.34億補貼後反現6.29億利潤。發改委文件將政府投資比例由原來70%調整為48.8%,調出部分轉為地鐵票價補貼。有人士質疑報表不夠詳細,地鐵成本支出偏高。記者採訪相關問題時,地鐵部門未回應。

  近日,深圳市國資委網站上掛出了11家下屬企業2010年的財務報表,深圳地鐵、燃氣集團等公司向大眾揭開了神秘面紗。深圳地鐵作為一項民生工程,與百姓生活關切度非常高,昨日,記者就報表中反映的深圳地鐵2010年的營運狀況,找到君亮資產管理CEO、公共預算公開推動人吳君亮等專業人士解讀。

  ■ 地鐵集團去年營業虧損2.04億 

  去年9月份進行的地鐵票價聽證中透露,地鐵的票價不能覆蓋成本,地鐵集團虧損嚴重。但到底虧損有多嚴重?近日國資委網站上披露的深圳地鐵財務報表給了公眾一個交代。

  報表顯示,深圳地鐵集團去年營業收入為8.60億,減去營業成本7.30億,再除去營業稅金、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之後,出現了約2.04億的營業虧損。

  不過,一筆8.34億的“營業外收入”的加入,不僅將虧損填平,還出現了6.29億的總利潤,使得去年地鐵集團的利潤為正數。根據備注,8.34億的營業外收入包括地鐵一期工程貸款利息補貼和票價補貼,其中有8.31億屬於財政補貼收入。

  財政補貼的法律支持來自哪裡?為什麼是8.31億?公共預算公開推進人吳君亮對此提出疑問:“如此大的補貼有沒有經過人大討論?”

  地鐵集團信息披露主要負責人劉勇對記者解釋了財政補貼的依據和來源。根據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今年2011年上半年出的743號文件——《關於調整地鐵一期工程政府投資比例的批覆》,深圳地鐵一期工程資產中的政府投資比例從70%調整為48.8%,調出的部分轉為地鐵票價補貼。

  “地鐵一期工程的投資中,原計劃政府投資70%,現根據這個文件將投資比例降低到48.8%,多出來的部分以票價補貼的形式發放給地鐵。”

  ■ 票價收入約占集團營業收入一半 

  由於地鐵集團的報表屬於合併報表,其列出的營業收入和成本不僅包括深圳地鐵1號線、2號線和5號線的地鐵運營收入和成本(2號線由港鐵運營,3號線在2011年4月份由深圳市國資局將80%股權轉移給深圳地鐵),還包括了旗下的資源經營與物業管理、工程勘察設計、物業開發和國家鐵路建設等業務收入和成本,難以準確地單獨算出地鐵運營一塊的收入。

  但是,從報表中給出的地鐵運營數字可以看到,2010年全年客運量1.59億人次,平均票價為2.79元/人次,據此測算,去年地鐵票價收入4.44億元,占集團營業收入8.6億的51.6%,地鐵資源經營與物業等其他營業收入占48.4%。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資分析人士表示,地鐵物業一向被認為是地鐵收入的重要來源,因為有不少都在黃金地段,但是從報表上看來,這一塊的收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報告還披露,去年地鐵人均乘坐成本為5.2元,遠高於2.79元/人次的人均票價,但是比較2009年5.81元的人均乘坐成本而言已經有所降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