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應共同和平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2-10-17 10:52:35  


中印之間必須發展新的構架來維系雙邊關系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訊/“中印兩國同時崛起,他們在重建世界金融體系、保持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及對抗氣候變化等重大全球議題上立場基本一致。”最新一期《財經》雜誌登載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黃靖、坎蒂.巴傑帕伊以及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聯合撰文“中印應共同和平崛起”,詳文如下:

  亞洲兩大強國——中國與印度——彼此視對方為威脅,但中印衝突真的在所難免嗎?

  中國和印度同時快速崛起,這使得人們十分擔心,這兩個新興大國之間的競爭,就算目前還沒有出現,未來恐怕也不可避免。不出所料,對於兩國未來的衝突,人們眾說紛紜:2010年8月,《經濟學人》的封面鼓噪“世紀之爭:中國對印度”;中國觀察家莫漢.馬利克的新書名為《中國和印度:強國對抗》;中印兩國媒體——特別是後者——在報道評論中都對雙方衝突著墨甚多;對於兩國關係,中印博客空間上也充斥著令人心驚的民族主義情緒。

  當然,中國和印度的領導人往往強調兩國關係穩定,淡化對抗之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與印度是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世界上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印兩國的共同發展。”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也堅稱:“印度與中國不存在競爭,兩國都有足夠的經濟空間。”兩國經濟日益融合的一個例證是中印貿易的爆炸式增長:從2000年的2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600億美元。

  但嚴酷的事實是,亞洲這兩大強國確實將對方視作潛在威脅,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力圖化解這種對抗關係。中印對彼此的歧見有歷史的原因。冷戰期間,兩國選擇了不同陣營:從1971年開始,中國是美國的准盟友,而印度是蘇聯的准盟友。同時,兩國還因為邊界爭端、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的矛盾以及在西藏問題上的相互猜忌而產生了齟齬。其結果是如今亞洲兩大強國間互信不足。凡此種種,導致國際上對於兩國關係的未來感到擔憂。正如漢學家高龍江所言,中印兩國間若出現“曠日持久的較量”,將給世界上40%的人口、亞洲其他地區乃至全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

  儘管中國和印度都感到對方的威脅,但雙邊合作的吸引力卻與日俱增。首先,與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以及美國這些老牌強國不同的是,中國和印度在崛起的過程中都不具有能夠在遠離本土的地方打大規模戰爭的軍事能力。因此,不能像老牌強國那樣,憑借軍事實力進行擴張式崛起。中印兩國都在加強軍備——印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兩國投射武力的能力不僅受限於國內重大的社會、政治挑戰,還必須顧及對方和其他強國持有的核武器。簡言之,中國和印度尋求的是安全和尊重,而非霸權。

  其次,與過去那些強國不同,中國和印度沒有挑戰既有的國際經濟秩序,而是融入其中,並因此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速度。假如兩國之間爆發衝突或是出現失控的競爭,勢必會危害到兩國的崛起。因此,中印兩國的當務之急是國內的經濟和政治改革,而非使用或威脅使用軍事力量。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印兩國基本同時崛起,而且推動兩國崛起的進程也頗為相似——都是國內經濟自由化以及與全球經濟的融合。這使他們在重建世界金融體系、保持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及對抗氣候變化等重大全球議題上立場一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