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岡比亞“斷交”事件對台灣官民的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3-11-19 09:47:03  


 
  民進黨最初的反應,是在未作任何調查分析,也未得到任何準確資訊的情況下,就貿然“條件反射”地作出了“外交休兵”政策“破產”的制式反應,並將至定調為“中國以挖台灣外交牆角來修理馬英九”。但在各方面的資訊來源都顯示與中國大陸完全無關後,雖然拉不下臉來,卻又轉移話題,攻訐馬政府“外交”和情報系統不作為,將會引發“斷交”的連鎖反應。

  民進黨炮打“外交休兵”政策的“大砲”打不響,除了是該“斷交”事件確實是與北京無關,民進黨無從下手之外,北京的迅速澄清和表態,更是熄滅了民進黨已經點著了的“導火索”。實際上,就在“斷交”消息傳回台灣的當天,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就對此問題作出正式回應,表示中國大陸方面也是從外國媒體中獲知相關消息;在此之前,中國大陸並未接觸岡比亞。隨後,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也針對此事指出,“在今天下午外交部記者會上已經介紹了有關情況”。但范麗青又補充說明並強調,國台辦注意到台灣各界關於這件事的一些說法,她還警告“要防止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此事來破壞兩岸關係”。昨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中央社記者的提問表示:“我們注意到台灣方面同其所謂邦交國的關係出現的變化。我們一貫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遵行‘一個中國’的原則,同世界各國改善友好合作關係。”並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同時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也是大勢所趨。”但他又指出,“我們願同台灣方面,共同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

  正因為如此,現在台灣的輿論導向,都已不再在“外交休兵”政策是否失敗的議題上糾纏不休,而是擔心由於中國大陸經濟勢力龐大,台灣其他“邦交國”也可能會仿效這個“岡比亞模式”,紛紛主動與台灣“斷交”,以靜待與北京建交的機會,屆時台灣就會面臨像骨牌倒塌一樣的“斷交”風險,因而岡比亞片面宣佈和台灣“斷交”是一個險惡的徵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