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官員博士名利場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7:59:09  


 
落馬官員的可疑學歷

  官員學歷造假由來已久。上世紀末,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被查出偽造北京大學文憑一案,曾經成為高官學歷造假的標誌性事件。近期落馬的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也被舉報偽造日本名古屋市大學經濟學名譽碩士的學歷。

  不過,近年被揭發的官員學歷造假,更多涉及“注水文憑”,即被認為名不副實、利用關係和身份獲得的文憑,因此也被稱為“假的真文憑”。

  以剛剛落馬的雲南省副省長沈培平為例,其個人履歷中跟學歷有關的經歷是:1986年8月到1988年7月在雲南教育學院中文系中文專業脫產學習,1999年9月到2002年7月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2007年7月,從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自然地理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同年12月,被聘為“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科建設與發展指導委員會”委員、資源學院兼職教授。

  公眾對沈培平的學歷的質疑有三:一是按規定,碩士學位無法通過函授獲得,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在職研究生班的學習經歷,僅意味著沈培平可以向任何一家大學申請相關碩士學位。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沈卻直接獲得了博士學位;二是其所修專業的跨度之大;三是其博士學位獲得5個月後就被聘為教授。

  2013年落馬的南京市前市長季建業,在擔任揚州市市長時,也身居高位不忘“讀博”。公開資料顯示,季建業2006年獲得了蘇州大學的博士學位。然而從2007年開始,就有多位學者在網上指出季研究農民權益問題的博士論文抄襲了自己的論文。後據媒體調查,季建業通過多方活動,試圖令被抄襲者放棄追究,比如曾提出要給其中一位學者20萬元的科研項目作為補償。而季建業的博士論文事實上也為找人代寫。

  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落馬後,媒體披露其曾多次參選中科院院士:2007年第一次參選時,組織學者代為寫書,作為參選院士的代表作;2009年第二次參選前,試圖攻讀在職博士,但因沒有時間上課寫論文而退學。

  近年落馬的官員中,對學術經歷的追求最為登峰造極的,當屬重慶市前副市長王立軍。作為只擁有初中學歷的轉業軍人,王立軍通過自考與成教獲取了中專與大專文憑後,在十餘年時間裡,獲得了29所國內外大學、研究中心的兼職教授、碩導、博導、主席等頭銜。王立軍2007年才開始讀大連海事大學的在職博士,卻在當年7月就被聘為該校法碩研究生導師。

  媒體統計顯示,十八大以來,在落馬的60多名副廳(局)級以上官員中,擁有博士學歷的至少12人。

  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在上述落馬的官員博士中,有一些學者型或技術型官員,由於他們本身所處領域需要較高的專業素養,在升遷之前即完成了博士教育,比如因生活作風問題被免職的中央編譯局原局長、哲學博士衣俊卿,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的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外科學博士江捍平,因不雅照落馬的前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兼金融辦主任、區域經濟發展理論與政策經濟學博士羅廣。而更多的官員博士,是在仕途升遷過程中,通過“在職教育”得到了碩士、博士學位。這部分官員,常常成為公眾質疑的對象。

  據了解,2002年到2004年,中央四部委曾經發起過一輪清查幹部假文憑的行動。後來公布的清查結果顯示,全國67萬名縣處級以上幹部中,有1.5萬多例誤填、錯填或虛填、假填學歷。近年來的曝光方式,則多是官員落馬之後,被人挖出其學歷“注水”、學術造假,甚至到屢試不爽的地步。一些治學嚴謹的高校學者,開始呼籲叫停官員在職讀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