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官員博士名利場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7:59:09  


 
升遷的剛性需求

  官員讀博動機多樣,不過,為自己提職晉升時多一個籌碼是首要原因。

  1980年8月,鄧小平首次指出幹部隊伍要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官員的學歷自此開始得到重視。

  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中央對領導幹部的學歷要求進一步提高,而且有了明確的規定。1995年2月,中央頒布《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規定,“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省(部)級領導幹部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進入21世紀,對幹部的學歷學位要求變得更高。2006年1月,中組部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縣(市、區、旗)黨政正職隊伍建設的意見》規定提出,“縣黨政正職隊伍要以45歲左右的為主體,一般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據統計,在本屆338名省級黨委中,簡歷公開明確有博士頭銜的有85人,占1/4。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曾指出,官員博士化跟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有關。“文革”時期,很多人的學業都被耽擱,“文革”之後,出現了比較普遍的“補學歷”潮流。這一方面提高了很多官員幹部的個人素質和行政辦事能力,具有積極意義;不過,近年來這一潮流出現了異化,很多官員注重學歷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據其觀察,熱衷讀博的官員,廳局級幹部和處級幹部較多。在他看來,官員讀博“真心為了學習、充電的不是沒有,但極少”。因為在職讀博會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如果是想充實和提高自己,完全可以採取其他學習形式。

  相比以前,“幹部教育培訓”越來越多元化。黨校曾經在很長一段時期承擔了培訓教育黨政幹部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0月,新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代替了此前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原來幹部提拔必須要有黨校培訓經歷的規定被取消,從此黨校在幹部培訓上不再具有唯一性地位。這意味著,行政學院、普通高校等機構的教育經歷進一步得到認可。

  據陸群觀察,在專業選擇上,官員讀博以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經濟學等專業為重點。汪玉凱曾指出,對提高官員的工作水平來說,公共管理碩士這類應用型的學位值得提倡,學理型的學位則沒有必要。

  “真正想去做學問的,則應該辭職專心讀書和做學問。”陸群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