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構建“五位一體”中國開放型經濟新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4-09-11 08:25:16  


 
  國際開發署平台

  文章稱,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不同於純粹商業意義上的對外投資戰略。美國的國際開發署經驗表明,成功的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可以帶來國際影響、道義、經濟與政治多方位的豐碩成果。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利用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實現了富餘產能轉移、加強盟友關係、遏制蘇聯影響多重目的。

  國際開發署平台是一個多重目標複合的戰略性平台。與中國的和平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匹配的國際形象不僅僅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還需要是“善意”的大國。構建中國國際開發署平台是加強我國軟實力、巧實力的重要途徑。國際開發平台的終極指向是促進人類的共同進步、謀求全球福祉。與此同時,國際開發署平台也可以成為實現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戰略工具,可以在全球政治布局、經濟利益和文化傳播諸多方面有所作為。

  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不同於純粹商業意義上的對外投資戰略。國際開發平台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是體現國家全球政策的載體;(2)經濟利益不是首要目的;(3)服務於開發國的民生與經濟社會福利是國際開發平台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基;(4)建立、促進與開發國的夥伴關係,形成通向其他領域的通道是國際開發平台的重要使命。

  美國的國際開發署經驗表明,成功的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可以帶來國際影響、道義、經濟與政治多方位的豐碩成果。從二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利用國際開發署平台戰略,實現了富餘產能轉移、加強盟友關係、遏制蘇聯影響多重目的。實施了對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復興歐洲;對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第四點計劃”;對日本、菲律賓、印尼等亞洲國家的援助;1954年開始的“糧食換和平”項目、1961年開始的和平隊項目、1969年開始的泛美基金會項目和1980年開始的美國非洲開發基金會項目,這些項目至今仍在運行。

  自冷戰結束到小布什時期,經歷了“支持東歐民主”專項賬戶、克林頓八年任期內沒有作為,到“9•11”爆發小布什把發展與防務和外交並列為國家安全的三大支柱(3D 戰略)。奧巴馬上台後,改變了小布什“軍事化”的傾向,提出“通過民事力量去領導”(《四年外交與發展評估報告》,“QDDR”,2010年12月)。把發展資源集中在六個主要領域:糧食安全、全球健康、全球氣候變化、經濟可持續發展、民主和治理、人道主義援助。

  新金融平台

  文章認為,總體上,對中國金融平台建設的建議可以概括為:利用好現有的“大”、“小”平台;果斷但須穩健地推進平行體系中新平台的構建,並在不斷的試錯、博弈、合作、相互融入中逐漸成為主導者。

  新金融平台戰略要解決的是我國資金能力的全球優化配置問題。這是一個更具有世界意義、更具有長遠影響的關鍵問題。在將來,中國不僅要在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中優化配置資金,也將依托金磚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基金等構建平行的新國際金融體系。

  平行的金融體系不僅具有深度促進全球開發戰略、轉移產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為新興經濟體金融穩定保駕護航的作用,構成未來的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借由金磚開發銀行等新的平行金融體系,人民幣國際化的途徑將會得到很大的擴展。金磚銀行參與國之間的貨幣互換協議、形成統一的金磚國家的清結算系統、一攬子貨幣或者基於特別提款權的貨幣機制等都可以成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可能途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