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部長更替後的環保新政

http://www.CRNTT.com   2015-05-05 06:41:13  


4月16日,“水十條”正式出台,繼2013年“大氣十條”後,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落地。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4月16日,“水十條”正式出台,繼2013年“大氣十條”後,又一項重大污染防治計劃落地,土壤專項規劃也有望在年內出台。一場“環保新政”正在到來。

  《南風窗》報道,過去幾年,大氣、水資源、土壤污染問題全方位暴露,環保主管部門的作為卻顯得乏力,除了信息披露多有滯後,在系統性治理和監管上更是缺少有效辦法。這使得社會各界對新法和新任環保部長有了更多期待。

  然而,面臨經濟下行的宏觀背景,周旋於多個博弈力量之間,在法律和政治之間進行權衡取舍,“環保新政”也將迎來更多考驗。

新任環保部長“三把火”

  2015年1月底,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原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被任命為環保部黨組書記。2月27日下午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決定,免去周生賢的環保部部長職務,任命陳吉寧為環保部部長。環保部成為趕在2015年全國“兩會”前完成人事布局的部門。“60後”的陳吉寧正式“入閣”,成為國務院25個組成部門中最年輕的部長。

  從未有過政府部門任職經歷的陳吉寧以環境研究經驗豐富著稱,在環保界,特別是在水污染治理、環境政策、環境規劃領域,有著很高的學術聲譽。2005年,作為清華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陳吉寧接手圓明園東部湖底防滲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2006年,鬆花江發生重大污染時,也曾作為專家協助處理污染事件。參與過很多區域、戰略環境評價的陳吉寧被熟悉他的人評價“對於中國宏觀環境比較了解,不像一般學者鑽研於很細的技術”。

  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學者將如何破局當前的環保困境?新任部長的專業背景固然是社會各界對其有較高期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對過去幾年環保施政的不滿。與前身環保總局自2005年起屢掀“環評風暴”、查處違法項目的強勢作風相比,2008年升格為環保部後反而顯出疲態。當年年底,環保部一改以往環評收緊的做法,一方面大幅放寬環評審批標准,一方面又向各省下放了若幹項目環評的審批權限。此後6年,未批先建的環保違規項目不斷增加。2013年全國“兩會”上,表決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等國務院其他組成人員以及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時,環保部長在所有部長中得到了最少的贊成票,對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名單草案的表決,也出現了高比例的反對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