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美聯儲加息不可掉以輕心

http://www.CRNTT.com   2015-12-18 10:03:25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對於中國來說,美聯儲加息所造成的影響不可能與其他新興經濟體完全相同,也並非全是副作用。美元近10年來的首次加息,對中國宏調政策的靈活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京華時報報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6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上調25個基點到0.25%至0.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自2006年6月以來首次加息。加息後美聯儲將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支持就業改善並讓通脹向2%的目標值邁進。受此消息影響,美股、中國A股上漲,石油等大宗商品繼續暴跌,市場反應相對較為平靜。

  這種市場反應,不代表美聯儲加息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已告結束。

  一方面,此次美聯儲加息經過了長期的預熱,市場對於加息的消化較為充分,這減少了加息的衝擊力。另一方面,由於美元在全球資產中的權重過大,全球資產價格、貨幣政策都不得不隨美元起舞,並會在方方面面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不可能都即時出現,因此其可預測性很可能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強。

  但不管怎麼說,近兩年美元加息預熱期間的市場反應,給人們提供了判斷今後從市場走向到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的依據。近兩年,僅僅是美聯儲加息預期導致的美元走強,就給全球市場造成了劇烈衝擊。2008年以來,由於美國利率持續接近零利率水平,大量美元資產湧向新興市場以尋求高回報率,在美元刺激下,不少新興經濟體市場出現了繁榮,特別是那些資本項目管制較為寬鬆的國家。然而,在美元走強以後,美元資產紛紛回流,由此導致部分新興經濟體本幣貶值,市場劇烈動蕩,經濟走向階段性衰退。今年以來,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國的經濟衰退,原因就在於此。中國雖然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但今年以來,資金流出跡象也極其明顯。11月外儲再次縮水就是證明。這表明了美聯儲加息的副作用。由於明年美聯儲仍然可能緩慢加息,因此,資本從新興經濟體流出的風險還將再現,特別是在債務方面。

  基於美元回流造成的風險,包括歐元區、中國在內的主要經濟體,很可能需要通過放寬貨幣政策加以應對。實際上歐元區已經明確了這一政策傾向,而中國繼續降息降准的通道也已打開。同樣出於應對美元走強的需要,在匯率政策上,中國目前已經放棄了以美元為錨,而改為以SDR籃子為錨,以防範人民幣隨美元走強帶來的被動。為對衝美元走強,人民幣匯率還可能適度走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