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策立場 蔡或介於陳馬之間

http://www.CRNTT.com   2016-04-13 00:28:14  


 
  模糊處理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問題

  對於“九二共識”及其所蘊含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核心意涵,民進黨不太可能明確接受。在2015年5月訪美期間,蔡英文試圖以“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珍惜並維護二十多年來兩岸“協商和交流互動所累積的成果”等模糊語言,包裹“九二會談”期間兩岸所達成的既有成果。同時,蔡英文對“九二共識”既不否認也不承認,似乎又保留了未來磋商的空間。在2015年12月25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的首場辯論會上,蔡英文表示不需要面對“九二共識”議題,“應回歸到九二兩岸會談的基本事實和'求同存異'精神”。②根據台灣學者李毓峰的觀察,這是蔡英文第一次公開表達對“九二共識”的看法。蔡英文承認“九二會談”的事實和“求同存異”精神,與陳水扁在2000年提出的以“對話、交流及擱置爭議”為內涵的“九二精神”不同,與大陸所堅持的“九二共識”則存在某種程度的交集,是在向“九二會談”的既有成果逐漸靠攏,進而尋求雙方的諒解與默契。③

  在1月16日當選之日的記者會上,蔡英文再次表示未來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作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在2016年1月21日接受《自由時報》記者採訪時,蔡英文表示,“在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我理解和尊重這個歷史事實”;“九二年之後廿多年來雙方交流、協商所累積形成的現狀及成果,兩岸都應該共同去珍惜與維護,在這個基本事實與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蔡英文刻意說明這一政治基礎除了包括上述“歷史事實”、“共同認知”和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外,還包括“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和“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如果說,前兩個“關鍵元素”尚且隱含“九二共識”的某種精神的話,後兩個元素則無異於所謂的“台灣共識”,是無法作為兩岸互動的共同政治基礎的。

  “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與“憲法一中”的不同點在於前者未直接涉及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問題。雖然“兩岸一中”是這一“憲法”的題中之義,但“現行”二字不但隱含七次“修憲”後的法理現狀,甚至不排除朝“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方向引申的可能(如李登輝),而且還包括未來憑藉“民意”,通過“民主程序”,修正“憲法”第四條的潛在性。事實上,就是謝長廷的“憲法一中”,其確切含義也只是兩岸的“憲法疆域”涵蓋對方,但“主權互不隸屬”,本質上仍難脫“兩國論”的脈絡。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