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近年來韓國對台政策新變化及走勢

http://www.CRNTT.com   2023-08-08 00:10:12  


 
  三是1992年至2016年的政經分離期。1991年9月,韓國和朝鮮分別加入聯合國,於中國而言,這是實現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交叉承認的第一步,實際解除了中國對於交叉承認“兩個朝鮮”可能與一個中國原則相關聯的擔憂,為之後調整中韓關係贏得了空間。〔13〕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兩極格局終結,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變動使得中國周邊的地緣安全形勢出現重要變化,中國外交的重心開始轉向周邊國家,1992年中韓建交,韓國隨即與台灣當局“斷交”,台灣當局對此反應激烈並立即進行報復,廢除雙方航空協定,關閉了韓台直航航線;終止對韓國的所有經貿優惠待遇,包括禁止韓國參與台灣的公共建設項目、限制韓國企業參與台灣的任何國際招標活動等。但韓台間經貿文化交流已相當深入,台灣旋即意識到意氣用事的報復於事無補,便接受了韓國總統盧武鉉提出的與台建設“最高水平的非正式關係”倡議,以“政經分離”的方式恢復和發展雙邊實質關係。〔14〕1993年7月韓台雙方簽署《新關係架構協定》,並於1993年底和1994年初,分別在漢城和台北設立“駐台朝鮮國代表部”與“駐韓國台北代表部”,用以協調及發展雙邊經濟、文化之交流合作。〔15〕韓國政府於1994年頒布《對台交流合作基本方針》和《台灣人士主要接觸允許原則》,對各級官員與台灣官員的接觸做出詳細規定,雙方政府間的往來較少,僅國會議員、地方城市仍保持著一定程度的交流。〔16〕這一時期韓國對台政策的總基調便是以“最高水平的非正式關係”為目標,以“政經分離”為互動模式,主要發展韓台民間經貿關係。

  四是2016年至今的追隨美國期。2016年美國特朗普上台後,特朗普政府明確將中國視作美國的戰略競爭者,在經濟、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等方面與中國展開全方位的競爭。“印太戰略”是特朗普政府展開對華政治競爭的重要手段,在這一戰略中,台灣當局占據突出位置。2020年拜登上台後,繼續強化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的角色,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的手段,在中美進入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儘管在具體政策上有所調整與取捨,但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拜登政府,台灣都被視作遏制中國發展的橋頭堡,如此一來,中美兩國關係的重要共識基礎遭到破壞的可能性加大,這也為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埋下隱患。

  追隨美國對華戰略調整,韓國在台灣問題上也頻頻發聲,衝擊一個中國原則。2021年5月21日美韓首腦會談,會後兩國首次強調“維護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2021年5月23日韓國外交部副部長崔仲建也向媒體說明台海和平穩定直接關係到韓國的國家利益。〔17〕2021年12月2日美韓兩國防長在第53次美韓安全會議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重申了兩國首腦提出的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來自保守派陣營的尹錫悅當選韓國總統,韓國官方涉台表述日益增多,譬如拜登與尹錫悅第一份聯合聲明(2022年5月)中再次重申了“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將其視為“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的重要因素”。2023年4月18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將台灣問題與朝鮮問題相提並論,稱“台灣問題就像朝鮮問題一樣可以被視為全球性問題”,〔18〕從而企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這嚴重違反了韓中建交聯合公報的精神,衝擊了一個中國原則。除聲明支持外,韓國還加強了與台灣的政治聯繫,2022年12月28日至31日,韓國國會副議長鄭宇澤率領多名韓國議員竄訪台灣地區,並與蔡英文等台灣當局高層進行會面。〔19〕以上種種均表明韓國過去對台“政經分離”政策有所虛化,韓國追隨美國腳步頻繁涉足台海問題,涉台合作也從口頭表態轉向有所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