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美對台政策民意變化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3-10-29 00:00:44  


 
  除了媒體傳播以外,在外交政策方面公眾追隨精英的暗示是很常見的。作為意見領袖,智庫專家學者對於台灣問題的看法態度也影響著普通民眾的態度。對台政策方面,越來越多專家對本質完全不同的俄烏衝突和台海緊張局勢進行錯誤的類比,並片面誇大兩者的關聯度,主張通過雙邊和多邊軍事防務合作強化台灣的自衛能力,呼籲對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舉措採取強有力的反擊,以便增加中國大陸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難度,同時提升美國非法介入台海事務的力度。實際上,美國戰略界長期存在“保台派”、“維持現狀派”和“棄台派”三種主張,〔39〕在俄烏衝突以後“保台派”的呼聲不斷增強。美國企業研究研究所的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和卜大年(Dan Blumenthal)等學者認為俄烏衝突增加了大陸更早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主張全面升級與台灣的防務關係,甚至與台建立所謂“外交”關係並採取軍事介入台海事務的戰略清晰政策。〔40〕哈爾·布蘭茨(Hal Brands)和克里斯·多爾蒂(Chris Dougherty)更是從戰爭視角呼籲美國改變對台政策,認為中美不久將可能因台灣問題爆發衝突並陷入一場大規模的持久戰,建議美國軍方提升作戰能力,為中美戰爭做好充分準備。〔41〕多爾蒂建議助台打造強有力的自衛能力“武裝”台灣、強化與日澳等地區盟伴的軍事協作能力,威懾大陸對台動武。〔42〕在對輿論領袖的研究中發現,決策過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際影響比其他媒介更為普遍和有效,能夠保持基本群體中的內部意見和行動一致,這些專家學者在社交平台和新聞媒體上的發言和表態都影響著美國民眾對台海局勢的判斷,使其對大陸武統台灣的預期增強。

  (五)中國實力的提升和統一政治意願的增強,中美實力差距縮小

  面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與自身國力的相對衰落,在特朗普執政後,美國認定雖然美國也從中美合作中有所收穫,但是中國從中卻比美國獲益更多,進而不斷質疑“雙贏思維”的有效性和適用性,中美雙方走向“零和博弈”。如蓬佩奧所言:“我們曾設想,與中國的接觸將創造一個充滿禮讓與合作承諾的光明未來”,但“今天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嚴酷的事實,這個事實將在未來幾十年指導我們:與中國盲目接觸的舊模式已經失敗。我們不能繼續這樣做。我們決不能重蹈覆轍。”〔43〕拜登政府上台以後,對華定調仍然大體上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定位,認為中國是“後果最為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視中國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most consequential geopolitical challenge)〔44〕,可見,美國面對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防支出的增長,陷入一種“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思維邏輯。

  在中國崛起、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的背景下,美國民眾對華認知出現惡化,里根研究所2021年的國家安全調查結果可以進一步證實美國民眾對中國威脅感知的增強,在2021年美國人首次將中國列為美國的頭號敵人。當被問及認為哪個國家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時,研究報告稱“美國人也開始認識到中國挑戰的多面性”,並指出當談到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時,民眾具有較大的分歧,但是在政治、軍事、科技等層面都存在威脅感知;〔45〕2022年冬季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43%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2020年夏季衹有32%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十分之七的人說美國是世界領先的軍事強國,比2020年持該觀點的6%增加了兩倍多。〔46〕作為中美關係中的重中之重台灣問題,民眾對台灣也更加的關注,正面的認知也隨之增強。民調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惡化,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席捲全球之後,現在已達到蓋洛普40多年來的新低。過去幾年中美之間的摩擦不斷加劇,導致認為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的美國人的比例急劇上升,公眾對這兩種威脅幾乎沒有區別。與此同時,美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看好台灣,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衝突對美國的威脅比過去更大,可見民眾的認知被官方政治表態與中美關係所形塑,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差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