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國人在台成禁忌話題 兩岸需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09-09-10 00:24:58  


黃光國
 
  黃光國:中國不可能複製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
      但中國可創造一個像歐盟體制的天下

  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天下”的概念。中國的“天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文化的概念。中國本身就是“天下”。由於中國內部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今天要安頓兩岸關係,“天下”的概念是相當有用的。我的意思是說,中國雖然不可能完全複製歐盟的模式,但我們可以就兩岸的現有情況,設法走出一條類似歐盟的道路。

  中國要借重歐盟的經驗,不能像歐盟那樣由下往上,分裂成好幾個國家,再統合成一個歐盟,而應該是要由上往下,建構出一個統合的體制。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要忘掉:現代中國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的國家,人口非常龐大眾多,中國將來的政治體制,絕不可能複製美國的搞法,也不可能模仿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既有做法,只能夠自己創造,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中國要創造出自己的政治體制,可以從過去的文化傳統裡得到很多滋養,從中國自己的視角,理性思考,我們要建構出什麼樣的制度,可以解決這樣的難題?我認為:今天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兩岸的知識份子可以思考如何建構一個像歐盟體制那樣的“天下”。在我看來,“一中”其實可以看做是一個“天下”的概念,中國未來可以走“一中兩憲”或“一中多憲”的道路。

  張亞中:不要把民族主義變成異己關係的工具   
      兩岸應該共同分享民族主義

  我先回應一下明輝的看法。明輝談的民族主義問題,我也在德國念書,德國一直避談民族主義,因為它是民族主義的加害者,可是中國幾百年來是民族主義的受害者。我們看到杭亭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那本書,就認定文明之間的衝突,也就是民族之間的衝突是未來國際衝突的根源,而且幾乎很難避免。其實不僅是杭亭頓,民族主義幾乎沒有人不談,關鍵在於怎麼把民族主義導正到正確的思考。

  用在兩岸問題上,民族主義這個東西不能成為加害者,不要成為異己關係的工具;大陸不要用民族主義來壓迫台灣,台灣也不要用民族主義來對抗大陸,而應該共同分享民族主義,包括過去傳統及未來榮耀。

  為了化解認同歧異對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發展的負面影響。我們才會在提到兩岸關係的定位時,提出整個中國的概念。就是說,兩岸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平等的憲政秩序主體”,才會提到說中國大陸不應該剝奪台灣使用中國這個話語權,應該讓台灣來分享我們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也分享中國話語權,所以才有所謂的“台北中國”及“北京中國”這個概念。
兩岸關係的兩個趨勢

  如同耿曙和吳玉山老師也提到的,這幾年兩岸關係的兩個趨勢:一是不斷強調兩岸關係的物質化,兩岸經貿交流是兩岸互動的主軸;二是台灣因為選舉的關係,不斷強化台灣的主體性。這兩股力量走的時候都忽略了兩岸認同的建立。

  兩岸關係的物質化或許可以改善台灣人民對於大陸某一些形象,但是對增加彼此的認同並沒有幫助。這從前面提到的台灣民眾對認同問題的民意調查結果,可以非常清楚地顯現出來。

  對於黃光國老師談到整個天下的概念,雖然現在的世界不可能用傳統的話語去講這個概念,但是如果用黃老師講的或大陸學者講的天下,其實就是整個中國的概念。所以整個中國裡面有不同的政治實體,就有點像春秋戰國時代一樣的概念。所以其實我們應該從這個概念去思考兩岸的未來。

  剛剛黃老師也提到說,我們在思考兩岸統合的時候,可以參考歐洲統合的經驗,但不是他們的模式。歐洲的統合是從每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開始統合,但是兩岸之間必須在整個中國的框架下開始完成統合。所以換句話說,我們是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都必須去做的。

  幾個思考方向

  我提出了幾個未來可以思考的方向:一是剛剛大寧講的文字整合的工作,兩岸文化界、學術界,未來應該在文字整合方面做些功夫;二是貨幣統合,譬如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華元貨幣單位;三是推動兩岸經濟共同體,這方面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說兩岸大家最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可以仿造歐洲共同體的方法成立兩岸食品安全共同體,共同為兩岸安全、人民生活福祉謀利。

  同時,還包括一些可能是台灣比較有疑慮的,比如剛剛黃老師講的天下概念,到底中國是屬於誰的?中國是屬於中國人的中國,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也不是“中華民國”的中國。我覺得如果這樣來思考的話,我們可不可以大膽的思考將來有一種“中華卡”的概念?持有中華卡的人可以在雙方面的單位、政府機構任職。
此外,我還提出“兩岸安全相對化與階段化”的觀念,這是現階段馬上就可以採行的。由於兩岸之間最大的認同障礙就是兩岸的安全受到威脅,包括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問題,因為兩岸卡在一個是不是會搞台獨,一個是不是要武力犯台的問題。

  “兩岸安全階段化和相對化”的內容為:我們以四年一次台灣大選單位,如果台灣提出四年反對台獨,那麼大陸也可以提出四年放棄武力。如果隨著一個四年、兩個四年不斷的宣示,從制度理論的論述,一旦制度形成就很難更動,兩岸安全的問題其實也就隨著時間而解決,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都在等待永遠長久性的宣示。(可參考張亞中,〈論兩岸統合路徑〉,《中國評論》,2009年4月號)
  楊開煌:過去處理認同上的盲點與未來推動認同之看法

  我認為,我們過去在認知上有一個盲點,就是簡單的認為擴大交流、深化交流就是認同。但是從過去30年來看,或者從心理學來看,事實上是認知失調的現象是十分普遍,而不是相互認同增加。所謂“認知失調”,簡單通俗的解釋就是指一個人原先的認知,不可能因為新的反例的增加而改變自己原先的認知,有時反而會自我強化原先的認知。我們以個人針對兩岸交流所作的小樣本的調查也證實了此一理論。以下容我引用去年在電話調查200位台灣民眾的我的部份結論:

  1、開放迄今去過大陸和未去過大陸之比例為42.1:57.9,所以在開放交流的廿年後,仍有近六成的台灣民眾從不曾去過大陸。其中又有三分之一是根本不願去大陸的。

  2、台灣民眾赴大陸的原因,仍是以觀光為主要原因,換言之,去大陸的目的是為自己的休閒,而非去瞭解大陸。

  3、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去大陸之前,並沒有閱讀相關資料的習慣,曾閱讀過資料的族群來看,主要知識來自電視、書籍、報紙和網路。

  4、在台灣民眾去過大陸之後,對大陸信息的關心度基本上並沒有增如。而且不論省籍都有半數以上的民眾明確表示對中國大陸並不關心。

  5、在未去過大陸的台灣民眾中,其主要的理由除了經濟、時間之外,最多的顧慮是安全和衛生以及大陸劣質導遊等事件的影響。總之,他們對大陸的印象是負面的,如果對比去過的一群可以印象有變化的並不顯著。2007年底當時的海基會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印象觀感,從偏好的方向看,民眾對大陸人士的觀感表示“好”所佔的比例為33.0%,而認為“不好”所佔的比例為55.1%。

  再以2008年12月25日民進黨公佈一份“台灣民眾的中國印象”民調指出,在民眾對中國的印象,友善的比例為32.2%,敵意的比例為56.8%可以佐證。

  以我個人接觸的例子,那些對大陸不是那麼友好的人看來,大陸到處都是缺點,認為台灣都不是這麼做;如果看到人家確實很好,就說這跟我有甚麼關係?反之,對中國有好感的朋友,去大陸時,看的就是進步的、健康的一面,於是對大陸就更加同情和理解;看到不如意的部分,就主動替大陸設想他們的困難,為他們找原因。這樣的交流就是在強化自己原來的認知,這種就是認知失調。

  還有一些交流可能對某些人有震撼力,但基本上是“一曝十寒”,印象淡化,效果遞減;震撼久了仍然回歸,你是你我是我,所以事實上,對於認同來講可能有功能但是非常微弱。

  如果交流希望在認同方面,展現功能的話,首先,最直接的方法是從啟動兩岸教育的全面交流入手。譬如從教科書的通行,課程的參考,學生的跨海交流、交換;互招學生,互考學生,老師的交流,交換等。如在大陸的台灣研究所和台灣的大陸研究所,竟然沒有台灣教授和大陸教授,也沒有相互去口試碩、博士生的作法,這本身對廿年的交流就是一種諷刺;總之,是在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中全面相互開放,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其次,在兩岸關係中只要講認同好像就只有台灣有距離,大陸方面似乎都沒有問題,但如今的大陸中、小學校的牆壁上有沒有中國古聖先賢的銅像、掛像,古聖先賢的事跡簡介、佳言名句、勉志勵行的古訓呢?

  換言之,認同價值的創造不是只要求台灣認同中國大陸,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對北京而言,如今的大陸是否開始全面回歸中國文化的認同,和對大陸而言,恐怕不能期待台灣的“中國認同”是片面的“中共認同”,只有當台灣人來到中國大陸發現這裡的一切才是他們原生的根,而且仍在滋長茁壯,生機勃勃,此時認同之心,才能油然而生,久久不忘。

  其三是文化而論,台灣文化正如胡六點所說“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台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因此從一個面向來看,“台灣主體認同”也是由中華文化中生成滋長,如果要台灣認同中國,則中國只能尊重“台灣主體認同”,理解“台灣主體認同”,透過長期的、不斷的,全面的交流去擴大和吸取“台灣主體認同”中的積極因素。

  北京必須自問大陸是否把台灣真正視為中國人,其實中共的政策意涵中,如各種優待台商,施惠台灣的作法,從認同的角度看,只是不能容忍“台灣主體意識”否定中國而籠賂台灣,並沒有視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並不認同台灣,所以台灣人也感覺不出自己被認同。

  例如,大陸只關心台灣對北京奧運的感覺,對神舟火箭的感覺,對上海世博會的感覺;但不自問,大陸同胞對高雄世運,對台北聽障奧運的感覺;他們的宣傳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奧運、世運、聽障奧運、世界博覽會都是中國人的驕傲;姚明、王建民都是中國人的表率和英雄;透過交流,當有一天台灣人來大陸發現他在這裡找到原鄉,找到熟悉的一切,如同席慕容(台灣蒙古人,作家)回到蒙古的感覺,認同就不再困擾兩岸。總之,認同議題有必要從單向要求台灣認同大陸,調整為大陸也認同台灣是中國,表現出大陸在這方面的器度,認同不是單向的,片面的,應該是雙向的,互補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