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滇西鬆山戰役 七千犧牲中國兵無名單

http://www.CRNTT.com   2010-04-01 13:30:33  


鬆山下的商店
 
  守衛鬆山的日軍,是第56師團下屬的113聯隊。這些來自九州福岡的士兵許多出身礦工,他們用兩年時間幾乎挖空了整座鬆山,地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如同大型蟻巢。其龐大複雜的程度使日本人也承認:“就連我們自己人,能走遍所有鬆山陣地的人也寥寥無幾。”

  不僅如此,這支部隊還是日軍中的模範,在緬甸方面軍一年一度的軍事大比武中,它一直保持著步槍射擊、火炮射擊和負重攀登3項第一的成績。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有自己的民族感情。”餘戈承認道,“但作為一個軍人,我不得不尊敬這樣的對手。”

  這樣的判斷,也得到了另外兩名中國軍人的認同。

  2010年3月9日,為了辨清這些陣地遺址的具體形態與功能,餘戈特意請來了兩名軍事專家——昆明陸軍學院原副院長肖智林,國防大學工程兵學院野戰築城教研室主任施衛國。

  這兩個人都參加過上世紀80年代的南疆作戰,對於陣地研究又是老本行,但眼前這片遺址,還是令他們時不時地發出驚嘆聲。他們把這片陣地稱為“軍事建築學上的傑作”,肖智林甚至半開玩笑地說:“即便是今天的解放軍,也未必能構築出如此標準的猶如教科書一般的陣地來。”

  這天傍晚,普查隊一行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往山下走,眼前的一輪落日,正緩緩從地平線上消失。這不禁讓餘戈想起,在許多日本士兵的回憶錄里,都提到鬆山戰場上的“殘陽如血”。

  “這些真實的陣地與場景,本身就有‘戲劇性’,是任何影視劇編不出來的細節。”餘戈感嘆道,“當你把研究的視角縮小,總會發現歷史與現實間存在的種種巧合,這些相互交織的細節,特別打動人。”

  死者

  很多年以後,戈叔亞依舊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鬆山戰場的陣地遺址時受到的驚嚇。

  那是20多年前,出於對這段隱秘歷史的興趣,還在昆明一家公司上班的戈叔亞獨自來到了鬆山。當他精疲力盡地爬到山頂,猛然展現在眼前的場景,嚇得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

  在那個有著溫暖陽光的午後,在那片寂靜無人的鬆樹林里,當年的戰壕和彈坑清晰可見,上面長滿了茂密的野草。偶爾有微風吹過,野草微微晃動,戈叔亞仿佛看到,一個個正做著戰術動作的日本兵正向他撲來。

  他一刻也不敢再待下去。在慌慌張張下山的路上,他甚至還產生了某種幻覺,腳下那些密如蛛網的戰壕里,仿佛有著一具具戴著有飄帶的日本軍戰鬥小帽的骷髏,正伸出一只只沒有皮肉的手,來抓他的腳。

  戈叔亞的第一次鬆山之行,就這樣演變成一場徹底的逃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