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滇西鬆山戰役 七千犧牲中國兵無名單

http://www.CRNTT.com   2010-04-01 13:30:33  


 
  在鄰居眼里,楊金滿並不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生活懶散,他是村里唯一一個沒有蓋新房的。但他家保留下來的這座破舊不堪的老院子,將來卻有可能成為鬆山人氣最旺的景點之一。

  普查隊的工作人員通過老照片的比較發現,楊家的老屋,正是當年日軍野戰醫院的所在地,這是60多年後唯一保存下來的日軍營舍遺址。從老屋牆璧和窗欞上的累累彈痕,人們可以推測出當年在這兒發生的激烈戰鬥。門框上的一節已經發黑的舊電線,也是當時日軍使用的“原裝貨”。

  護林員的工作,使楊金滿對鬆山比其他人更為熟悉。他的收費也很便宜,遊客們可以按照他服務的質量任意給錢。從春節至今,他已經有了2000多元的收入,這抵得上他原本大半年的收入了。

  因為長期在鬆山“蹲點”,戈叔亞和楊金滿的關係很好。看著這個老朋友現今的生活,戈叔亞說他很難形容自己的心情。

  這仿佛是時光對戰爭的一種嘲弄。在這座大山里,日本軍隊曾經耀武揚威地據守過,中國軍隊也曾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但最後,活下來的士兵成了匆匆的過客,死去的士兵,白骨被棄諸荒野,無人收殮,只有這些最不起眼的農民,才是這座大山真正的主人。

  紀念

  3個月來,普查隊的工作人員搜集到無數關於這場戰役的細節。對於這場戰役的複原,就在這一個個細節的浮現中,開始逐漸完整起來。

  但在餘戈看來,這是一份遲到了60多年的努力。一些細節被重新找到,但更多的細節,卻遺失在人們有意無意的疏忽里,被歷史的塵埃湮沒得幹乾淨淨。

  最讓餘戈耿耿於懷的,是缺乏7000多名犧牲的普通中國士兵的確切信息:“你見過中國軍隊的陣亡名單嗎?只到軍官一級,至於士兵,只是數字而已。”

  他常和人提到這樣一個例子。1944年5月11日,中國軍隊強渡怒江進攻鬆山,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史料中,都記載了這天渡江順利,只有一名士兵落水犧牲的情況。但這個士兵叫什麼名字,為何落水,卻只字未提。

  幸運的是,在隨後對史料的閱讀中,餘戈發現了一份對當時負責渡江的198師工兵連連長董嗣勛的口述訪談。這個90歲的老連長說,落水犧牲的這個士兵名叫鄧超,來自湖南。當天,遠征軍在強渡怒江時,登陸艇上的鄧超擔心橫在江上的鋼索刮倒同伴,好心前去推扶,不料水流湍急,不慎失足落水。

  “我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寫到陣亡者時用‘一名士兵’帶過,每一個犧牲者都是有價值的,他們的名字應該和那些軍官一樣留存史册。”餘戈說。

  有時,甚至連數字的準確性都成問題。餘戈曾對《第八軍鬆山圍攻戰史》中所附參戰人員和傷亡統計表進行逐一核算,他發現,這份最權威的官方文件里的傷亡人員,竟然整整漏算了1000人。

  最具有參考價值的史料,是中國官方對於這場戰役的記錄。那不過是一兩本作戰部隊編寫的叙事簡略的油印本小册子。儘管有那麼多戰爭親歷者,但留下資料的卻微乎其微,尤其是那些具有戰地真實經歷的老兵口述史料,實在是太少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