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被遮蔽的“國家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0-11-25 08:55:15  


 
  不忘歷史是為愛

  這些原始影像,以當時的新聞簡報的形式集納收藏,常常是戰爭的慘烈場面和美國本土的選美、賽車的圖片形成極大的視覺反差。而另一種失衡,來自時間的考量和意識形態的矛盾性:在中緬印戰場,中美是盟友,接著是國共內戰的影像,然後是朝鮮戰場上美軍押著志願軍戰俘的影像,再接下來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越南的戰爭。如此,政治風雲的劇烈變幻和意識形態的強烈對抗,終至一個反法西斯戰爭中最輝煌的戰場被歷史遺忘。

  章東磐稱,前幾年,在怒江邊作調查,尋找梅姆瑞少校的埋葬地點,江邊一個老人說,1946年美國軍隊用直升機將梅姆瑞少校的遺骨遷回了美國。“我當時連筆記都沒有做,心想——聽他瞎扯。那時我認為,朝鮮戰爭的時候,直升機才被用在戰場上。而這次在美國複制照片,我們看到了1945年裝備給第14航空隊軍用的直升機。我這才想起怒江邊上的老人說的是對的。當時我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編的,沒有想想他如果沒見過直升機,怎麼想得出編這個詞?”

  猶如歷史的切片,每張照片的拍攝者都曾努力記錄現實,向未來的人敞開盡可能多的歷史細節:12歲的雲南孩子李樂貝正在跟高大的美軍同行誇耀自己手裡的湯姆式衝鋒槍如何好用,而背面的文字說明指出“他已經是入伍一年的老兵,曾經向日軍投擲了兩箱手榴彈”,13歲的李占宏滿身掛著軍用水壺和背包,對鏡頭微笑著用大拇指比出“好”的手勢,另一幅照片裡,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坐在一大堆炸藥面前,用手往絲綢袋裡填充炸藥粉末,“這些無畏的孩子根本還不懂什麼叫死亡,還有什麼比看著孩子為一個民族送死更慘的事?我們不忘記歷史,並不是要激發仇恨,反而是要壓制我們的恨,激發深沉的愛。”章東磐說。

鏈接:《父親的戰場》:遲來的挽歌

  這是一部遲來的作品。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都會讓你淚流滿面。

  從上世紀90年代本書作者章東磐開始關注中國遠征軍的往事,到2003年下定決心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見聞感思,再到如今這些田野調查筆記終於得以出版,十年間,作者寫得斟酌,出版方也頗有耐心。幸好時間並未將這份努力吞噬,60年前父輩們赴死的慷慨和60年後人們平靜的生活,終於在這本書裡有了關聯;那些被刻意塵封的人和事,也在書中得以靜靜浮現……

  關於流落在歷史之外的中國遠征軍,國人長時間集體失憶。如果現在上街隨機採訪,一一詢問路人有關抗戰時期這支軍隊的信息,大多數人都會茫然地搖頭。對於這段學校不教、書店看不到、檔案館查不到的歷史,他們一無所知。他們甚至不知道一個甲子之前,在滇西那片美麗的土地上,中國軍隊參加過一場關乎國家民族存亡的戰爭,最後用十數萬年輕的生命換得了國家今日的安寧。而其中的細節和之後發生在許多幸存老兵身上的故事,更是鮮為人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