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追尋遠征軍……

http://www.CRNTT.com   2010-04-11 10:16:50  


1944年,梅姆瑞少校的葬禮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中國雲南,騰衝國殤墓園,這個為陣亡的中國遠征軍將士修建的國家公墓,在墓地的一個角落,有一塊墓碑,墓碑上寫道:“民國三十三年夏,滇西戰役進入反攻階段,盟國軍隊來華助戰,在收複騰衝戰役中,美軍中尉夏伯爾等14名官兵壯烈犧牲,茲特立石以慰英靈”。

  原來,在滇西戰場上,除了陳納德將軍的第14航空隊以外,還有一支規模龐大的美國陸軍部隊。這支有4000多人的美軍部隊,代號為“Y”,由步兵、炮兵、工程技術人員和野戰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他們被分配到中國軍隊的營一級編制,協助中國軍隊進行反攻。反攻一戰,“Y”部隊的14名將士把生命留在了這片異域的國土上,可只留下了夏伯爾一個名字。隨後,他們的名字被歷史長河衝刷得幹乾淨淨。其他的13個人是誰?他們在中國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以下就是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的冰點特稿《尋找少校》:

  把碟片放進播放機的時候,鄧康延覺得,“他們能看上10分鐘就不錯了”。畢竟,這只是一場房地產商的私人聚會,飯局也馬上就要開始了。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讓這個50歲的紀錄片制片人頗為意外。

  這群大老板,從頭到尾安安靜靜地看完了長達70多分鐘的片子,還多次推遲了上菜的時間。

  片子播完後,他們不約而同地鼓掌,鄧的朋友、一個國內房地產的領頭人物說:“康延,以後再拍這樣的片子,你缺多少錢,我都給你想辦法找上。”

  意外還在不斷發生。

  2009年12月23日,鄧康延收到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寄來的信,稱這部片子獲得了2008~2009年度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這是國內官方最為權威的紀錄片獎項,多由數家公立大型電視台或電視製作中心獲得,極少頒發給像鄧康延這樣的民間製作者。

  這部名為《尋找少校》的片子與商業無關,也並非宏大叙事。它靜靜講述的,只是一個關於遺忘和尋找的故事。

  從一幅意外發現的美軍葬禮老照片開始,幾個研究中國遠征軍的中國民間學者耗時3年,沿著當年遠征軍的反攻路線穿過怒江和高黎貢山,還遠赴美國國家檔案館,拜訪老兵家庭,終於找到美軍少校梅姆瑞在中國的埋骨之處,也考證出遠征軍中一支代號“Y部隊”的美軍顧問團的前世今生。

  “歷史總是在反反覆複中丟失了許多細節,但有時候,細節卻決定了我們怎樣去記錄歷史。”鄧康延說,“我們既是在尋找故人故事,也是在尋找內心的安寧,與歷史的公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