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塵封的中美合作所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1-05-15 08:58:28  


 
與渣滓洞混為一談

  不過,因為中美合作所的中方負責人是在國民黨內外名聲都不大好的軍統局負責人、特務頭子戴笠,美方副主任、反共分子梅樂斯又不顧美國當局禁令竭力介入中國國共兩黨衝突的內政,再加上該所訓練的作戰人員、警察和特工獲得的美式武器與設備器材,後來都被國民黨當局用到了反共內戰中,因此,該所便有了一個“扶蔣反共”的惡名,遭到了來自中美兩國一些人士的強烈批評。

  美國陸軍一直批評只服從戰略情報局和海軍部的梅樂斯違抗命令且無法勝任工作,指責其一再違背和抵抗美國政府不破壞國共關系的要求。

  一些美國歷史學家更是指責中美合作所,完全是一個從偏激的意識形態和狹隘的美國利益出發,幹涉別國內政的危險先例,別無可取之處。

  比如歷史學專家邁克爾•沙勒博士在《美國十字軍在中國》一書中評價中美合作所:“這個小組的活動,大大地把中國推向內戰的道路,使美國直接捲入了中國的國內鬥爭。在戰時中國政治和軍事極不穩定的情況下,帶政治色彩的中美合作所人員,在影響中國兩個派系的當前政策和未來前途方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當年曾以美國戰略情報局雇員身份在重慶與梅樂斯共過事的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亦評論說:“中美合作所的弊端在於,當1945年國共內戰爆發時,它把美援全部用在了國民黨一邊。這就在客觀上意味著美國‘過早地’正式加入了反對中共的活動。這為中國共產黨所深惡痛絕,並完全有正當理由把它看作是美國帝國主義的不義行為。”

  而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在中美合作所撤銷之後,在其原址及其附近發生的監禁、虐待和屠殺政治犯的罪責,便被新政權算到了它的賬上。

  1949年國民黨潰逃重慶之際,在重慶秘密殺害了楊虎城將軍、江竹筠、李青林、許曉軒、許建業等革命烈士,並在11月27日對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等地的革命志士進行了集體大屠殺,200多位革命志士倒在了勝利的黎明之前。

  1950年1月,重慶市召開追悼大會,追悼殉難烈士們。在紀念大會期間發了一本《如此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會刊,副標題是:蔣美特務重慶大屠殺之血錄。會刊的第一篇文章是《中美合作所真面目》,它稱:“中美合作所……就是美國特務指揮國民黨特務如何監視、拘禁和屠殺中國人民的訓練所和司令台。中美合作所內的兩座集中營—渣滓洞和白公館,就是蔣匪囚禁中國人民的最大牢獄。中美合作所的本身,就是一個舉世罕見、駭人聽聞的人間魔窟。”

  “把中美合作所與軍統渣滓洞、白公館監獄和大屠殺聯系在一起,在當時有一些客觀原因。”厲華說,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戴笠既是軍統局的局長,又是中美合作所的中方主任,所以兩個單位被連在一起。按照當時對歷史問題的認識,研究所受的時間、史料限制,再加上殉難於渣滓洞、白公館的烈士戴的手銬、腳鐐,為中美合作所撤銷時給軍統局的移交物,上面有USA字樣和中美合作所的編號,故將兩個單位混為一談。

  隨後,在文藝為政治服務的要求下,小說《紅岩》及電影《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等文藝作品,更是渲染了中美合作所對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的迫害。中美合作所在這些文藝作品中成了一個血腥恐怖的法西斯集中營。厲華稱,中美合作所作為反面形象的知名度,曾一度大大超過了同樣在重慶而有著更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紀念地紅岩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