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社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記者專研故宮5年:它們是兩岸關係風向標

http://www.CRNTT.com   2014-01-15 13:09:44  


野島剛
 
  兩岸關係

  兩個故宮是風向標

  新京報:看你這本書,感覺更偏重台北故宮?

  野島剛: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文革”時期北京故宮也發生過一些問題,但相比較台北故宮,變化沒那麼大。我不是學藝術的,我是寫外交政治國際問題的記者,所以我會需要找比較政治性的因素,這個書本身不是文化的書,焦點也就放在台北故宮。

  新京報:你在書里提到,兩個故宮是兩岸關係的風向標,這個觀點是新的觀點嗎?

  野島剛:這個觀點以前沒有人提過,沒有人把兩個故宮和兩岸關係聯繫在一起。以前台北故宮是非常安靜的地方,客人沒有那麼多,所以喜歡藝術的人很願意去參觀。但是這幾年很多台灣人不願意去了,因為大陸遊客太多了,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問題?

  新京報:兩岸開放了。

  野島剛:為什麼政治改變這麼嚴重地影響到文化?我們以前討論故宮時往往把政治和文化切開,沒有放在一起討論,但是在故宮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和政治有非常密切的聯繫。故宮對兩岸關係而言是很好的突破,反映兩岸關係新局面,兩岸政治家都認為這種突破可能要從故宮開始。有趣的是,在我從2007年開始的採訪過程里,兩岸關係也在不斷變化,交流越來越密集。

  新京報:你還特意跑去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讀了蔣介石的日記,你當時設立研究的時間範圍是怎樣的?

  野島剛:我要寫的是故宮現代變化,1949年以後。可是故宮的問題如果要真的了解,應該從清朝開始了解,不然讀者搞不清楚為什麼有兩個故宮。三個原因,第一是清朝滅亡,第二中日戰爭,第三國共內戰,三個變化造成兩個故宮,所以要寫得清楚和全面。

  態度差別

  台灣比大陸更緊張故宮問題

  新京報:你覺得兩岸的領導人對各自故宮的態度有什麼不一樣?

  野島剛:對台灣地區領導人來說,故宮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在台灣“立法院”經常討論故宮問題。大陸也會關心討論故宮問題,比如故宮里一些東西丟了,這些問題大家都很有興趣,但不是什麼國家級的問題,是社會性的。

  新京報:兩岸對故宮不一樣的態度,對各自的故宮會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野島剛:日本過去好幾次想辦兩岸故宮的聯展,大陸方面態度是“可以的,沒問題,辦吧。”但台灣方面一直提出一些問題,擔心是不是台灣會矮化,或者是民間會接受嗎?最後是台灣方面說,不要辦了。中國大陸很大方,這個問題對大陸沒那麼敏感,但對台灣來說,台灣官員會問“在一起辦展是兩岸的統一嗎?”他們很害怕,不敢做。

  新京報:你的書里也提到了《富春山居圖》的聯展,你覺得這會是某種標誌嗎?

  野島剛:這個本來是一件東西,分到了兩邊,現在又回到原來的一體。很明顯是有人解讀為兩岸的未來,包括在台灣內部。其實現在民進黨也開始反省,他們做那麼極端的故宮改革,很多人覺得做得沒那麼好,所以未來在兩岸故宮的交流上,民進黨也一定不會走極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