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13當事人親歷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09:49  


   
  報告打到周總理那裡,他的批複是盡量讓他們來。“總理的意思是他們已經罵我們罵够了,他到這兒來總得報道尼克松訪問、總得報道怎麼談判,他非得客觀不可。他怎麼報道回去也比他以前對中國的印象要好一些,所以盡量讓他們來。”總理的氣度讓資中筠至今記憶猶新。

  馬毓真說,幾經協商,最後達成這樣的協議:文字記者和報紙、廣播、通訊社的記者80多人;電視系統,包括記者、攝像、燈光師、制片人等,100多人,一共180多人,由新聞司和廣電總局負責接待。

  “房子怎麼解決呢?那時候是計劃經濟,中央一句話:民族飯店騰空!於是從1972年1月就騰空專留給記者。美國的其他工作人員,釣魚台住不下的也全部安排在這兒。那時候中國只有上海牌轎車和天津出的一種透風的面包車,他們也都支持我們的工作。”

  還有不到兩個月,還要組織接待人員。“新聞司的英文工作人員不够,就決定從學校、文化部、體委、友協等,凡是有涉外工作的單位借調工作人員——原本屬於友協的資中筠就是這麼來的。這樣組織的班子也快100人了。”馬毓真回憶。

  而最大的一個技術難題,是如何把美國記者的新聞片傳回去。馬毓真回憶,在美國乒乓球隊訪問期間,中國沒有地面衛星站,那時候和民航總局達成協議:每天由民航負責把美國電視台的電視片空運到廣州機場,廣東省外辦派人在機場等候,拿到片子後朝深圳口岸趕。“飛機到了廣州也是下午了,那時候也沒有高速全是輪渡,他們連夜開著車,過3條擺渡,到了羅湖橋邊也是第二天下午了。”那一邊,美國電視媒體從總部派人到香港,在羅湖口岸對面接下片子——用這種比較原始的方式,總算把那次的電視新聞採訪給對付過去了。

  “乒乓外交可以這麼處理,但畢竟來的記者少,尼克松訪華可是比這重要幾倍的大事情,當然得保證美國最快的時間看到啊!”馬毓真回憶。美國方面提出:必須得有地面衛星站,他們可以在首都機場附近建一個。但是沒有建交、沒有任何協議的背景下,“你把美國地面衛星站建到中國來是不行的”。

  最後還是周恩來找到了解決辦法。“周總理指示我們租他的地面衛星站,這樣主權就算我們的了,然後再租給美國和世界記者們用——大家都不給錢,你不收我的錢,給你用我也不收你的錢。”這樣,美方將圖紙給了中國,中國方面按照他們的要求,不到一個月就在機場附近修了一個衛星站。美方來了一架專機,裝好設備,這樣美國方面每天都能看到由中國傳出的新聞畫面,這個大問題總算迎刃而解。

  在馬毓真的印象中,一向以挑剔難對付聞名的美國記者,這次到中國卻似乎收斂了許多,“他們大概內部也有交代,比較守規矩,挑剔性的問題不多,也沒有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在龔澎手下工作幾十年的馬毓真形容自己是“龔司長親自培養出來的”,“她教我怎麼對人、怎麼對事”,而從幹校被抽調回來參與尼克松訪華的接待工作後,馬毓真又親眼目睹周恩來細致入微的處事方式。曾任駐英大使、駐香港聯絡員的馬毓真家裡非常簡樸,房間裡最明顯位置都擺放著周恩來總理的照片:“我們已故的中央領導裡頭,最重視新聞工作、最懂得新聞重要性的就是總理。”

  被分配在接待記者小組的資中筠,印象最深的是美國記者的職業精神。“我主陪的是電視台的一個攝影記者,都五六十歲了,當時比較有感觸的是,她這麼大年紀了,還是女的,但是搶起鏡頭來毫不含糊。看見一個好鏡頭他們扛著攝影機就往上搶——那時候機器比現在重——各自占領制高點拍照。也沒有什麼女士優先之類的,女記者有時搶不過男的,就蹲到地上,連滾帶爬的感覺。記得在杭州到一個橋底下,幹冷的河水,他們就從橋底下過去了,搶鏡頭搶得特別厲害。”與此同時,那些美國安全人員也會很敬業地來驅趕他們,這一切,在那時的中國人眼裡都是那麼新鮮。

  對於剛剛揭開神秘面紗的中國,美國記者是非常好奇的。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中方也給外國記者安排了一些到工廠、學校、農村的採訪。“那時的北京市可是做了大準備的。”資中筠回憶,北京市好多街道都動員起來,只要居委會老大媽一聲吆喝,家家戶戶打掃衛生,那些小胡同“乾淨得不得了”。可以理解的是,外國記者訪問的家庭其實也是事先布置好的,“居委會派出所都去看過,踩好點”。那時候住房條件非常擁擠,家裡人口多的,先挪出去幾口,一些問題的回答也是事先有所訓練的。

  在歡迎尼克松的宴會上,有一位年紀已經不小的美國記者問資中筠:你們以前跟蘇聯老大哥關係那麼好,後來跟蘇聯反目了,現在又跟美國來往了,那麼以後會不會又反目?資中筠忘了自己是怎麼按照“政治正確”回答了那位記者的提問。後來她才知道那位記者竟然是抗戰時期就在中國採訪的《時代》周刊著名記者白修德。“有一些人我們當時都不認識,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那麼有名的記者,真是名記雲集!”

  為了下一次相聚

  2月23日,尼克松與周恩來在釣魚台國賓館18號樓有一場會談。周恩來總理的車到達時,尼克松、羅傑斯、基辛格都站在樓門口迎候。握手之後,周恩來準備脫掉呢子大衣,尼克松很自然地接了過去,為他脫掉大衣——當這個鏡頭傳回美國國內時,也轟動一時。“美國政治家比較會利用這種場合”,當時在旁邊的唐龍彬等中方工作人員也被感動了。

  在中國政治生活、社會秩序並不正常的1972年,周恩來用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為破解中美之間隔絕幾十載的堅冰,注入了一股暖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