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13當事人親歷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09:49  


   
  黃華走了以後,陳楚當首席代表。他不懂外語,所以周南要經常代替他開會。在會上有時候發言很無聊,周南就在下面畫漫畫。

  逐步熟悉了聯合國的程序,周南說才慢慢地不吃虧了。“當時一有事情就召開緊急安理會,有時候開到夜晚,會議主席說,可以去吃飯了,一個小時時間,我們想自己住得遠,就在那裡等等算了,可是誰知道大家一散就是三四個小時,等到真正散會,往往已經是深夜了,餓得都吃不動了,吃了也不舒服,因為睡不著。後來摸到規律,我們也不把一個小時當回事了,也回駐地去吃飯了。”

  參加聯合國後,中國的外交局面慢慢打開了,之前拉美多數國家沒有和中國建交,中國進入聯合國之後,這些國家紛紛同中國發展關係。周南記得,當時代表團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和一些國家發展關係,進入聯合國就是中國外交的分水嶺,“什麼人都能常常見到,總理也好,外長也好,來往起來都不拘謹了”。他在那階段交了很多朋友,有什麼事情,拿起電話就打,大家先交流意見,“在下面可以先說真話”。1972年,墨西哥就同中國建交了。

  吳建民也經歷了中國慢慢融入聯合國的過程。“最初,中國重返聯合國對聯合國的活動只是局部參加。我們參加聯合國大會、安理會和24國委員會(非殖民化委員會),而經濟社會理事會和當時的托管理事會我們並沒有參加。根據我們當時的外交觀念,我們認為托管理事會是干涉他國內政的。出於同樣原因,我們當時凡是涉及維和的行動都不參加,維和行動的經費是要從會員國的會費裡繳納的,因為我們不認同這種行動後來聯合國只好出台了一個新的方案,允許了這樣一個例外,在維和行動中,不需要中國出錢。”

  吳建民說,“改革開放同樣也是中國外交的轉折,它帶來了外交政策上的調整。以前我們的政策是求生存,改革開放以後變成了求發展。要發展就需要和世界各國搞好關係,這就使得中國的外交更開放。到80年代末,中國開始參加聯合國的維和行動,而如今,中國已經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參與得越廣泛,所發揮的影響也就越大”。

  周南和吳建民的共同感慨是,聯合國是真正培養外交官的舞台,“這裡是多邊外交的天下,你永遠可以接觸到不同的看法,最複雜的局勢”。周南舉例,有次聯合國討論非洲國家的提案,反對南非種族主義,美國反對,英國也跟著反對,他和英國的駐聯合國代表瑞徹漢德很熟悉,“很胖的一個人,一頓飯能吃三塊牛排,我就問他,閣下啊,美國人否決我們都理解,他要搞霸權主義,你們怎麼也跟在後面呢?他說,你不知道,我們在南非的投資很大啊,我們怎麼能反對自己的利益呢?我說,你這次是講真話了”。下來後,周南就和代表團的同事們說:“他們的人權、民主,就是為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到現在,周南都覺得,要是年輕外交官能去聯合國鍛煉,“比在一個國家慢慢成長要快得多”。-

  1979,美國的鄧小平旋風 

  1979年2月2日,鄧小平在牛仔競技場上戴上女騎手送他的牛仔帽,沸騰的歡呼聲響徹全場。


  “邀請鄧小平訪美,是伍德科克在12月14日提出來的,約見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起草的建交公報給我們看。小平同志看了以後說基本原則可以,具體還有細節問題再討論。他見小平有些松口,繼續說,卡特總統想建交後請中國領導人到美國訪問。因為當時國會裡有很多反對派,他們想借助鄧小平的力量幫他們進行建交宣傳。沒想到,鄧小平回複之快出乎美國人意料,1979年1月1日建交,1月28日訪美,此事也頗能代表鄧小平的行事風格。”

  主筆◎李菁

  獨特的建交

  1978年12月15日晚,華盛頓康涅狄克大街2300號,中國駐美聯絡處大樓裡燈火通明。中國駐美聯絡處在今天晚上舉行一場電影招待會,200多位觀衆陸續到達。觀衆進場後,柴澤民宣布了一個奇怪的規定:21點前聯絡處大門不會打開。聯絡處的大門外,圍著大批美國記者,可是那扇門一直緊緊關著。

  21點整,電影放映完了,大門徐徐開啓,在門外等候已久的美國記者蜂擁而入,他們馬上等到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就站在放電影的大廳裡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與美利堅合衆國在1979年1月1日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然後宣讀建交公報,再按建交精神講了幾句。”現年已經92歲的柴澤民在接受採訪時,回憶這段歷史依然有驚人的記憶力。他用濃重的山西口音清晰回憶30年前那歷史性的一刻。來看這場電影的觀衆——大部分為華人華僑——才明白,聯絡處請他們來的真正目的不是看電影,而是為了見證中美建交公報公布。

  “我又根據聯合公報的精神講了幾分鐘,講完就算了,結果大家還不滿足,還要問詳細的細節問題。”此時,下面的工作人員告訴柴澤民,有人找他,讓他馬上接電話。

  電話是卡特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打來的。“他非常高興,他說:大使閣下,我們已經完成建交任務了,一切手續完畢了,向你表示祝賀,祝賀兩國達成建交協議。我說同樣的,我也向你表示祝賀。”柴澤民說,“作為總統的安全助理給我們打電話,我都沒想到,說明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特別高興、積極。”

  12月15日21點(美國東部時間),是中美雙方共同約定的宣布時間。正如大家所預料,這一時刻的到來起初也有些不順利。柴澤民說,決定建交的事情,卡特事先並沒有與國會這邊溝通,國會對此毫不知情。考慮到公布之前先和國會打個招呼,以免遭到反對,於是15日上午,卡特總統約見了一些知名的議員,通報了消息。“這一通報使國會嘩然,覺得這麼大的問題都不講,不尊重國會”,陷入被動的白宮於是只好以沉默相對。

  柴澤民說,消息靈通的記者已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到了消息,他們迅速聚集在白宮,想了解第一手資料。但無論記者怎麼要求,白宮方面都避而不見。不甘心的記者們又跑到中國聯絡處,柴澤民也讓工作人員把門關起來不見,只是在等待著約定的時間。為了找一個適當的理由讓華人來見證這一時刻,他們事先想好了以看電影為名來邀請。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形成了外交史上的一個很特別的例子:關係正常化是1978年12月15日宣布的,而其有效期則從1979年1月1日開始。在僅僅一天前的會面——12月14日,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伍德科克要求緊急會見鄧小平。“他對小平說,現在建交公報是確定了,但是要等到1月1日才能公布,他害怕消息從美國透露出去,有些反對派得知後會想方設法來阻撓,對建交不利,因此希望先公布建交公報。一旦木已成舟,再反對也沒有辦法。”柴澤民說,(提前公布)對中國來說沒有困難,鄧小平很痛快地當場就答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