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中國慈善事業

http://www.CRNTT.com   2009-04-29 10:16:59  


中國還有很多民衆需要慈善機構的援手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訊/中國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的文章“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中國慈善事業”今天在《文匯報》登出,作者認爲:“必須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發展的事實,慈善事業發展總體水平還較低,慈善事業發展面臨一些突出矛盾,不能很好地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文章内容如下: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建國以來,特別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國家在社會和經濟各項事業中取得巨大成就,中央提出的和諧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慈善事業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在扶危、濟困、幫殘、救孤、助學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支持和補充作用,成為弘揚社會優良風氣,提高社會文明道德水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特別是在剛過去的2008年,中國經歷了南方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和奧運會、殘奧會等重大事件,數億人民的慈行善舉,讓災區的人們深切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和社會各界的愛心與溫暖,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志願者的奉獻與國人的團結,讓中國感受了世界各地人們的人道光輝與真誠友誼。目前,中國慈善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慈善事業面臨著重大的機遇與挑戰。 

            一、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慈善意識提高,全國慈善捐助款物總量顯著增長。2005年之前,我國每年的慈善捐贈總量才幾十億元;2007年達到309億元;而2008年中國先後經歷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特大地震,激發國內外慈善捐贈高潮,全國慈善捐贈款物總額高達1070億,創造了慈善捐贈的新紀錄。志願服務作為慈善事業的重要內容,國內志願服務迅猛發展,公眾參與程度不斷提高。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參與過各類志願服務的人數約有6000多萬,其中註冊志願者有4500多萬人。 

  慈善事業的巨大變化,首先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經濟發展。1978年到2008年,中國人均GDP從200美元提高到3200多美元,人們從實現溫飽到建設小康社會的轉變,也有了更多的資源和能力幫助弱勢群眾。其次,改革開放30年,中國廣大民眾有了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世界先進的慈善文化,人們的現代慈善意識和理念逐步增強,人們發現慈善不僅是富人的事情,普通人同樣可以參與慈善事業,並意識到它比傳統的互幫互助慈善模式更具效率。 

  特別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港澳台地區對中國內地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推進中國內地慈善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港澳台同胞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每當內地發生重大災難事件,港澳台同胞總是率先響應,踴躍捐款捐物,有關慈善團體在最快時間派出救助人員,深入災區和貧困地區開展幫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