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五種變味文化 必須削弱

http://www.CRNTT.com   2009-06-22 13:43:45  


對變異的劣質文化需要加以淨化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訊/上海大學教授鄧偉志今天在《北京日報》登出文章“五種變了味的文化”。作者表示:“文化是國魂。加強文化建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之現實要求”。但是“有些文化門類是應當‘大力發展’的,但有些異化的‘文化’,即變了味的文化,是不宜大力發展的。”文章内容如下:
 
  文化是國魂。加強文化建設是實踐科學發展觀之現實要求。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不加強文化建設就不是全面發展,不加強文化建設也不是協調發展,不加強文化建設也不可能是持續發展。但是,關於加強文化建設,目前社會上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這就是一說發展,有些人就喜歡搞萬馬奔騰,殊不知,萬馬奔騰也有個先後;一說發展,有些領導喜歡左一個“大力發展”這個,右一個“大力發展”那個,以博得皆大歡喜。這實際上是形而上學,是八面玲瓏。有些文化門類是應當“大力發展”的,但有些異化的“文化”,即變了味的文化,是不宜大力發展的。這裡試著說幾點,供大家討論。 

  一是“麻將文化”。麻將有文化內涵。麻將還是數學上的重要一例呐!今年初,筆者在葡萄牙一個小漁村看見幾個漁民打麻將,真是喜出望外——中國的麻將正走向世界。可是,麻將成風就有點過了。成天打麻將會消磨意志,荒廢事業,應當批評。倘若利用麻將賭博,那就背離了麻將文化誕生的本意,單單批評還不够,應予嚴厲懲罰才是。 

  二是“飲食文化”。“民以食為天”,其實官也只能是以食為天,不能以“權”為天。食是任何人都不可少的。飲食裡有豐富的文化,值得弘揚。“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連孩子都會背的這句話,就包含極為高深的飲食文化。可是,如今有些人成天泡在飲食裡,一頓晚飯要吃好幾餐,卻忘了世上還有人沒完全解決溫飽問題。他們談起吃來頭頭是道,唾沫能噴三尺遠。當然嘍!假使他是個開飯店的,那也情有可原。不是開飯店的,那就不正常了。還有些人精於酒文化,然而,酒後醉爛如泥,無文又無“話”。他們是“革命小酒天醉,喝壞了身體喝壞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喝得丈母娘直掉淚。”對這種吃掉了文化含量的“飲食文化”,應該加以節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