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平貴” 緣何成台股主旋律

http://www.CRNTT.com   2009-07-18 08:43:10  


 
          兩岸和解引爆鮭魚返鄉

  今年中國大陸實在太火紅了,在大陸打拚有成的台商輪流當風雲人物, 除了頂新魏家從大陸的方便麵大王,轉型為房產業之霸外,四月首先響應回台掛牌的旺旺蔡衍明,也引爆鮭魚返鄉的話題,旺旺TDR創下連續九根漲停板的紀錄。兩岸米果大王蔡衍明這回也被《富比世》列為台灣第二大富豪,之前他先後搶下台灣友聯、入主中時集團、進軍香港亞洲衛視,搖身成為媒體大亨早就讓人議論紛紛。

  最近中概股會紅到見回不回,當然和馬英九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大和解有密切關係,兩岸關係更進一步,成就台股多頭的最大原動力。重大的轉折點由四月二十九日中國移動入股遠傳開始說起,帶動台股連續兩天跳空漲停板,外資從那天起,便開始積極搶進台股,就此整個台股多空易位,台灣開始不再甩歐美股市的動態,轉身和中國大陸緊緊靠在一起,正當上海A股重返三○○○點大關,中概股也再度沸第一高樓爭霸 騰熱血了起來,味全、潤泰全、潤泰新等紛紛創下十年來新高。

  七月本來是放暑假季節,外資跑去度假,股市通常冷冷清清。但今年兩岸關係特別熱,哪有時間放假啊,台港互掛ETF、簽署MOU(金融合作備忘錄)的消息,天天上報。展望下半年,兩岸還有第四次江陳會、兩岸密切的搭橋論壇、MOU、及ECFA的簽訂等,都將是兩岸接通的重要里程。

                 兩岸科技結盟吃大補丸

  隨著兩岸全面擴大經貿接觸,中概受惠股早已不再指過去傳統中概F4(正新、建大、裕隆、中華車,當年這四檔汽車概念股靠中國市場大翻身,被稱為中概F4), 除了擁有品牌或通路的佼佼者外, 電子產業也有受惠的例子。

  兩岸科技產業結盟近來就讓對手韓國膽寒,六月大陸採購團登台,下單四十四億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四百五十二億元),讓台灣面板廠商吃下大補丸,沉潛許多的友達李焜耀最近也動作頻頻,積極進軍中國市場,希望有一天可以成為兩岸的面板王。LED產業、汽車產業、太陽能產業每個月都前來台灣舉辦論壇、搭橋會,討論合作細節。

  而已經被封作山寨王的晶片業者聯發科,透過客製化服務,替大陸手機業打造晶片,結果意外創造出遍地開花的山寨文化,除了搶下中國大陸山寨及非山寨手機市場,也讓品牌知名度大增,更獲得Nokia 大單。聯發科上半年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外資圈不再質疑“下半年能否持續上半年成長力道”與“手機晶片出貨能否達陣三億顆”等問題,紛紛調高其目標價。

  點一點名,台面上能問鼎股王寶座的,幾乎都與中國大陸市場有關,觀光概念股晶華不用說了,連遊戲股王網龍也算是真正的中概股。線上遊戲過去多年都是慘澹經營格局, 現在卻因為兩岸遊戲產業合作空間加大,大幅改善經營情況,例如昱泉把版權賣給超完美時空,一次性入帳,首季EPS高達二十元之多, 立刻股價飛上天,連飆二十根漲停板,到一百六十八元才罷手。

  網龍董事長王俊博也指出,中國大陸遊戲市場是台灣廠商未來關鍵成長動力來源,台灣遊戲產業單靠內需市場約有二至三成的年成長率,若要再向上成長,就要看中國大陸市場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