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日本變天 美國“五味雜陳”

http://www.CRNTT.com   2009-09-07 12:05:11  


日本政壇“變天”似乎讓美國打翻了五味瓶
  中評社香港9月7日訊/“2009年8月31日,日本舉行了第45屆眾議院大選揭曉,原來的反對黨民主黨將首次執政。日本這場里程碑式的世紀大選不僅在其國內萬眾矚目,更牽動了全球各國的神經,其遠在大洋彼岸的最大盟友美國更不例外,各大網站、各大報刊、主要電視網及重要時政雜誌,幾乎都在第一時間、顯著位置進行報道或評論。”《文匯報》今天登出張智新的文章,稱“美國對日本變天‘五味雜陳’”。文章内容如下:

        並不看好民主黨執政 

  對於民主黨擊敗自民黨,民主黨黨首鳩山由紀夫將出任新首相這一近乎“變天”的日本政局大轉換,美國輿論顯示出一種集期待、觀望與懷疑、憂慮甚至不安於一身的複雜心態。 

  美國輿論的這種複雜心態,突出表現在對日本民主黨和鳩山由紀夫的認識判斷上。在美國看來,日本民主黨在意識形態光譜上類似於美國民主黨,屬於帶有左翼傾向的自由主義陣營,但鳩山由紀夫則是一個值得觀察的政壇新手,套用一句中國慣用語來說,就是很替其前途和未來擔憂。 

  《華盛頓郵報》的社論稱民主黨是“一個前自民黨政客、曾經的社會主義者和民權活動家組成的混合體”,並稱鳩山“缺乏經驗”。《紐約時報》在報道中也認定民主黨有自由主義傾向(相對於自民黨的保守主義)。 

  任教於美國天普大學日本分校的傑夫.金斯頓在《外交政策》網站上發表了題為《日本的選舉“海嘯”》的文章,開頭就有一段對民主黨和鳩山由紀夫不失客觀同時也不太客氣的評價:“這次大選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日本選民將選票投給了他們不太相信的‘變革’,以及鳩山由紀夫這個他們不怎麼喜歡的民主黨領導人。選舉結果顯示多數日本選民並不認同民主黨的政綱,也只有1/3的選民希望鳩山出任下屆首相。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是只有不到25%的選民認為民主黨會引領日本走上正確方向。”《華爾街日報》則在報道中直陳“日本民主黨及其政綱將面臨選民的深刻懷疑。” 

                疑慮辯解後的隱憂 

  當然,美國輿論對鳩山和民主的疑慮和不安,主要集中於鳩山的對美政策方面。幾乎所有美國媒體在報道和評論中都特別注意到鳩山的外交言論,包括要求修改《日美安保條約》,日本在日美同盟中應更具平等地位,以及停止為美軍在印度洋反恐供油,日本的對外政策應更注重以亞洲特別是東亞共同體為中心等。不過不少美國媒體並未直接表露這種疑慮和不安,倒是那種“美國其實並不擔心”的自我安慰式語言,似乎無意中洩露了心理的隱憂。 

  《洛杉磯時報》等大報的社論和前述金斯頓教授的文章,都辯解說美國對於鳩山的外交政策其實並不擔心,因為日本更多傾向中國等東亞鄰邦將有助於其經濟復甦而無損於美國,而日本經濟復甦則會讓全球受益。美國正在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自然樂見中日友好。至於日本要求與美國有更平等的關係,特別是要求沖繩美軍承擔環境污染等費用,這些與其說是“破壞協定”,還不如說是“掙回面子”;同時,“更多平等”意味“更多責任”,這一點其實正中奧巴馬下懷。所謂日美核密約,在美國早已不是什麼秘密,也不違反日本的“無核三原則”,而日本停止在印度洋供油也並非不可接受。 

  不過,美國在觀望、懷疑和憂慮不安的同時,也對民主黨及鳩山表達了一些“期待”,更直接以“喊話”的形式,向他提出了美國希望其繼續在印度洋上為美軍反恐供油等維持日美關係的要求。《紐約時報》在社論中說:“我們期望聽到更多細節。美國需要的是一位致力於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的負責任的戰略夥伴。”《華盛頓郵報》的社論也對民主黨和鳩山循循善誘。 

  總之,日本政壇“變天”似乎讓美國打翻了五味瓶,似喜還悲,雖然有諸多疑慮不安,卻還強作鎮定、強顏歡笑,比之中國輿論的淡定從容,實耐人尋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