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社保新政:轉變增長方式必由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09-12-23 09:26:04  


 
           二是社保制度作為一個生產要素:拉動內需與促進增長方式轉變

  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社保制度之一,中國社保制度只有十幾年的歷史,但卻經歷了兩次金融危機:在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中,中國社保制度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籌措失業保險金,承受了金融危機的巨大壓力。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中國社保制度不但又一次經受住了考驗,而且成功地推出和運用了“社保新政”。這個成功的嘗試顯示,社保制度作為一個生產要素勢必為後危機時代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做出應有貢獻。

  第一,轉變增長方式的提出與緊迫性。胡錦濤總書記在200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正式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進協調發展”;2006年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此後不久,總書記在考察上海和福建時多次強調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性。繼十六大《決定》提出“轉變增長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之後,總書記又多次在講話中強調轉變增長方式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例如,在十七大報告中,總書記明確提出“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立足以質取勝,調整進出口結構”。2009年12月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和重申把增加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重點,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並且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擴大內需任重道遠。從外需主導型向內需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關乎中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安全問題。這個轉變既具有緊迫性,又具有長期性,不僅存在很多體制性障礙,而且涉及到結構調整的方方面面,包括增長路徑依賴、國民經濟結構慣性、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結構失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等。例如,低消費率和高儲蓄率的主要原因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低於經濟增長,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低於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低1個百分點,由此導致收入占比總體呈下降趨勢,從1992年居民收入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68.3%,下降到2007年的57%。最終消費率從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例如,2006年世界平均消費率為63%,發展中國家平均為58%。另一方面,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城鎮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從2002年的0.85%下降到2008年的0.56%,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由2002年的0.85%下降到2008年的0.71%。2000-200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最終消費增加額與GDP增加額之比)從63.8%下降為39.7%。

  上述經濟結構現狀說明,擴大內需受到的制約因素很多,社保制度既不能包打天下,但又不應無所作為,對此我們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第三,社保制度可以穩定和促進消費的國際經驗。改善收入分配和完善社保體系可建立消費信心,穩定消費預期,燙平消費周期,為促進增長方式的轉變做出貢獻。例如,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發起的一場消費者革命成為日本經濟起飛的轉折點。再例如,美國經歷1929-1931年大蕭條之後,1935年建立起的社保制度對美國擴大國內市場和穩定居民消費起到了重大作用,使居民私人消費支出一直穩定在60-70%之間,並穩中有升,成為美國居民干預消費的一個“定心丸”,為二戰之後美國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文章最後說,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實體經濟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峻考驗,社保制度受到空前挑戰。中央政府沉著應對,及時推出“社保新政”,為保企業、保就業、保穩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2009年“社保新政”的成功實踐昭示,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社保制度作為一個“長期投入”的生產要素,既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增強消費的制度保障,也是改善民生的最終目標,既是擴大內需戰略和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