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石之瑜:撤飛彈的軍事意義非常大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1:53:05  


“不撤有敵意”與“撤了無意義”,台灣有些政客到底要甚麽?
  中評社台北8月2日訊/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撤飛彈沒有軍事意義?”,認為“對國民黨甚至華府而言,撤飛彈的軍事意義應該非常之大。因為只要台灣沒有追求台獨,而有朝一日北京卻重新部署,表示北京軍事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導致已和平化的區域重新面臨軍事升高的威脅,厥為嚴肅的國際大事,撞擊區域軍事平衡與全球地緣政治。以此反推,北京若真能撤除沿海飛彈,則在台灣不統不獨不武原則不變下,北京軍事戰略穩定與否,將可一目了然。”文章內容如下:

  北京軍方發言人提到大陸撤除沿海飛彈的話題,引發各界質疑,認為撤除飛彈沒有軍事意義,因為撤除的隨時可重新再布防。這樣的立場與早先朝野爭相指控大陸部署飛彈的表現,南轅北轍。應該說,自江澤民訪問布什農場開始的這個話題,讓台灣朝野警覺到,撤飛彈的話題可能不再是資產,因而紛紛未雨綢繆打預防針。但是,撤飛彈真的沒有軍事意義嗎?

  撤飛彈要時間,就如同部署飛彈也需要時間一樣,在衛星上必可偵測。重新布防一開始,華府就會知道,華府知道後,會詢問北京,且台灣也會知道。台灣一知道,朝野就會躁動;華府詢問北京未果,華盛頓時報照例會放話,然後歐盟會反應。飛彈還沒部署完,CNN、BBC、FOX都已報導評論,這時,面對龐大國際壓力的北京必須說明自己意圖。

  如北京沒有重大危機感或合理說詞,如何可能重新部署?如北京有重大危機感或自覺合理的說詞,那原因何在?是什麼發展造成北京的重大危機感?這些想必事前早就人盡皆知,何需事後再詢問?恐怕事前美台雙方早有軍事動作,故此間孤立地探討北京撤除的飛彈會再部署,其實顯得自己心虛。

  如果撤除飛彈將來又再布防,當然不可能只繫於北京一念之間,勢與之後在台灣的發展或政策息息相關。既然今天撤飛彈是因為台獨的疑慮降低,可見北京的思維是,飛彈不是促統用的,促統靠的是軟實力,必須通過長期地給台灣人民辦實事、讓實利才能達到,那將來北京又決定重新部署飛彈的唯一動機,當然就是因為台獨又起。

  國民黨所得意的,是在2008年執政後釀成兩岸和解氣氛瀰漫的政策,讓北京願意接受兩岸政治現狀,反獨為先,促統不急,在外交休兵上讓步,如今連撤飛彈都成為話題。但如果國民黨的終極意圖在於台灣獨立,自應同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直率點出的,由於撤飛彈是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便非善意,既然撤除的可以短時間內重新布防,當然撤飛彈的軍事意義該質疑。

  但對國民黨甚至華府而言,撤飛彈的軍事意義應該非常之大。因為只要台灣沒有追求台獨,而有朝一日北京卻重新部署,表示北京軍事戰略出現重大調整,導致已和平化的區域重新面臨軍事升高的威脅,厥為嚴肅的國際大事,撞擊區域軍事平衡與全球地緣政治。以此反推,北京若真能撤除沿海飛彈,則在台灣不統不獨不武原則不變下,北京軍事戰略穩定與否,將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