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教育精英

http://www.CRNTT.com   2010-09-10 10:39:04  


一個國家精英的自覺,正來自於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
  中評社北京9月10日訊/精英文化的缺乏,是因為中國的精英和他們的後代缺乏必要的精英教育。當然,這種教育在普通民眾中也是稀缺的。…無論中國的國情如何特殊,在現代文明世界里,學校教育都需要注重以“平等、自由、權利”為基礎的理性思考能力的訓練和服務大眾精神的培養,改善私人生活的交往,總歸是最基本前提,也是在一個國家中形成健康的精英文化的前提。南方網今日登出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唐昊的評論文章“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教育精英”,其內容如下:

  在人類歷史上,大多數社會都具有一個在權力、金錢、知識、聲望上超越普通人的特殊群體。我們可稱之為精英群體,他們是這個社會最有能力的一群人,按理也是應對社會負起最大責任的一群人。這個人群既可以為社會創造最多的財富和幸福,也最有能力為社會帶來滅頂之災。所以,引導、規範這一人群,使其履行對社會的責任而不是濫用自身的能力,就成了建設一個美好社會的必經之路。所謂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不過是找到了最大程度地制約權力精英、以社會需求來引導知識和經濟精英的辦法而已,但在人類歷史上已是劃時代的成就了。

  大多數社會對精英人群的制約來自於三個方面:法律、平民的平等運動、精英自身的節制。首先,法律應該比權力更大;平民階層足以形成組織化的力量與精英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權力、經濟和知識精英應該擁有責任感,懂得回報社會,而不是無節制地追求權力和金錢,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掠奪民眾和國家的主角。現實中,由於精英人群對這個社會優質資源的壟斷式占有所造成的貧富分化,使得精英階層和平民階層漸行漸遠,甚至彼此仇視。可以說,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的症結,還要考問掌握了這個國家大部分金錢和權力的精英階層。

  最近幾年有關“富二代”“官二代”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杭州“70碼”事件、公子哥網上炫富、地方官子女“特招”等等,將二代精英的形象毀得也差不多了。有關“富二代”負面新聞的集中爆發,一是證明社會精英階層的年輕一代正在步入社會舞台;二是證明精英教育的缺陷真的很大——這樣說也許還不準確,事實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根本沒有針對精英階層的教育。當精英教育遲遲不能發軔時,所帶來的不單是人才上缺陷和道德上的損失,更使得精英階層無法成為我們社會的合格有效領導者。

  既然阻止精英階層在權力、經濟、知識和聲望等方面的崛起在大多數人類社會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麼重要的就是如何養成有益於社會長遠發展的精英文化,以此作為改變法律和制度的文化前提和必要的動力,緩和社會分化之痛,並為新的社會平等運動積累上層社會資源。但問題是,我們歷史有的是平民階層被權力精英和知識精英教訓的傳統,而缺乏對精英階層的人文教育。在普通教育中,所注重的是把人不當人而是當作工具來培養。以前是要把教育對象培養為某種政治工具,現在市場經濟又極力想把人培養為經濟的工具。在這種思路的指引下,中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實與職業教育學院區別不大,都是按市場需求來設計專業,都是急功近利地培養經濟工具,而非西方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我們的很多大學改名叫做職業教育學院可能還更合適。在我們的普通教育中缺乏基本的人文教育內容。這導致其教育對象缺乏理性思考能力和服務社會的精神,甚至缺乏對其他人的最基本的尊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