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蔡定劍:民主仍需啟蒙

http://www.CRNTT.com   2010-11-23 09:58:39  


 
  為了阻擋中國的“泛民主化”,梅先生說,中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和百餘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經歷了“文革”,所以民主必須慎行。恰恰相反,正是基於上述理由,中國人民受封建專制、個人獨裁之苦太深重,更迫切需要民主。也是在無數血的教訓中得出民主救國的真理。

  他還說,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利益結構分化,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對民主必須警惕。恰恰相反,經濟改革的深化需要政治體制改革的配套,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最終不可能取得成功。這可是鄧小平反覆告誡我們的。馬克思主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告訴我們,上層建築一定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作為黨報的社長,這些最基本的原理不能忘記。正是因為經濟改革單兵突進,導致利益分化,社會結構的失衡,社會衝突加劇,化解這些矛盾和衝突的根本出路在於民主化改革。不改革,只能導致動亂和革命循環往複。危機也是挑戰,迎接挑戰才能帶來新生。中國的民主不太多,而是嚴重不足。 

  梅先生說,不能匆匆忙忙地搞民主。鄧小平在1986年就多次談到政治體制改革相當迫切。當年慈禧也說,憲政不能急,要有預備立憲。不過那時的預備立憲才9年,確實有點“匆忙”。但是,從那以後已經整整過去了100多年,難道還是匆匆忙忙嗎?新中國建立也已經60年了,改革開放也已經30年了,還要經過多少年才叫“不匆忙”呢? 

  梅先生說,民主不能憑空地搞,需要一定的條件,這倒沒有錯。什麼是搞民主的條件呢?作者在文章開頭提到,“19世紀,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等級觀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選舉權的擴大,民主才得到了真正發育的機會。”就是說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革是民主發展的重要條件。今天中國當然比19世紀的西方國家更具備了市場經濟和社會平等的條件,怎麼又變成了憑空搞民主了呢?

  100多年來中國人民流血奮鬥,就是為了爭取民主自由。五四以來,中國人民就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得出民主與科學的救國結論。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基本信念就是為建立民主自由獨立的新中國,建國後建設民主國家已確立為憲法的根本目標。30年前,中國共產黨在深刻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後確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方針。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包括擴大直接選舉的民主化政治體制改革。30年經濟取得巨大成就都得益於那場思想解放和政治體制改革。正當中國人民希望新一場思想解釋,進一步發展民主,推動新一輪的改革開放的時候,一些人跳出來公然極力反對民主,說明他們不但背叛聲稱是馬克思主義者的祖宗,也違背中國人民的基本信念和根本利益,與人類基本價值觀相悖。反民主的根本目就是為了維護少數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其手段是把自己打扮成馬克思主義者,給民主貼上意識形態的標簽,把它其片面化、絕對化、極端化,將其抹黑,再加以批判,這就是文革中慣用的“大批判”方法。可以斷定,他們從沒有認真研究過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也不了解西方的民主理論和制度。

  有些人在酒足飯飽之後,在發了一點小財就不知所措,迷失了方向。對民主,我們從來沒有迷思!民主化已經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信念和不懈的奮鬥目標,反對和阻撓中國向民主化發展,只會給中國人民帶來災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