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給三字經去“糟粕”是權力致命的自負

http://www.CRNTT.com   2010-12-31 10:53:24  


 
  由操著這樣的標準的人一路挑挑揀揀下來,最後,傳統幾乎都被糟粕了一遍,奄奄一息了。這就是看上去無比正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實際效果。歸根到底,這一原則背後隱含著理性的致命自負和權力的致命自負。

  其實,《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蒙學教材成為經典,被人們廣泛傳誦,已經證明了,他們就是精華。當然,這樣的精華並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自負地遴選、確定、告訴世人的。他們是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由無數父母、孩子、老師自發地選擇出來的。

  沒有比這個漫長時間過程中的自發選擇更明智的了。從時間選擇出來的這些蒙學教材中間挑揀精華、糟粕的人,等於宣稱自己比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的二三十億人更聰明。今天,還會有人相信,給《三字經》下禁令的是這樣的人嗎?

新聞鏈接:山東要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等內容 (大眾網-生活日報 2010年12月30日)

  生活日報12月29日訊(記者 盧玉林) 記者今天從山東省教育廳獲悉,為了更好地大力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加強對傳統文化等專題教育內容的管理,遵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認真甄別和篩選優秀傳統文化,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近年來,我省以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實施和專題教育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有的中小學在課程實施工作中沒有認真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的地方和學校在開展相關專題教育活動,特別是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引起社會和家長的強烈關注。

  為此,教育廳指出,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是全省統一規劃建設的課程科目,精選了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經典篇章,是中小學校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載體,各地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按照省定課程設置和教學指導意見規範組織實施。學校課程由學校規劃建設和組織實施,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指導,中小學校要加強科學研究,確保在將傳統文化內容納入學校課程時,充分體現科學性和先進性。各地不得任意擴大學校課程開設範圍,對規劃建設較好的優秀學校課程可以宣傳推廣,但不得在區域內統一開設學校課程。學校課程不得編寫教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