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張銘清:打我是台灣的損失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09:41:07  


 
  網易新聞:那我們這邊呢?

  張銘清:比如說漫畫,政治漫畫也可以做,為什麼不可以做?過去我們也有這樣做過。我想這個是,當然環境不一樣,情況不一樣,但是我覺得這個可以允許。

  網易新聞:您覺得我們也可以做這方面的嘗試?

  張銘清:對。

  新聞界的交流要由當局來推動

  網易新聞:您覺得在現在這個狀態下,兩岸之間的交流還有什麼困難、障礙?

  張銘清:現在兩岸的交流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涉及到了。我覺得現在交流大的趨勢應該是不可逆轉的,不管台灣當局採取什麼措施或者進而言之就是綠的執政,我想這個趨勢都難以改變。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個潮流,它不是一個行政力量可以改變的。比如說“兩會”的恢復商談,比如說“三通”的實現,比如大陸遊客到台灣去旅遊,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這在兩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現在可以了。這樣比如說“三通”給兩岸帶來很多的便利,你想退回原點,隔離,隔絕,那不可能得到兩岸同胞的認可,所以他就不可能回去。

  網易新聞:但現在兩岸新聞交流上,其實還是存在很大的困難和障礙的。

  張銘清:我一直認為新聞交流應該是兩岸交流當中最應該積極推動的。現在從兩岸的新聞交流來看,我覺得大陸開放的程度比台灣高。

  但是我們現在到台灣去,比如說到現在只有10家,5家中央媒體,5家地方媒體。你想大陸媒體之多,他要求去的多得是,台灣就限制。從限制的家數來說,另外提供的服務也沒有我剛才說的大陸對台灣媒體提供的服務這樣多。這一點我想媒體人都會有明確的感受,就是兩岸對媒體的開放,對新聞交流的積極的態度是有很大的落差的。

  網易新聞:就是說您覺得這個困難和障礙主要存在於台灣方面對咱們駐台的限制上?

  張銘清:對。

  網易新聞:您從原來從事對台新聞工作,現在到研究對台新聞工作,您對解決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辦法,或者有什麼在您這個層面上能推動的事兒?

  張銘清:我覺得這個推動還要當局同意才可以,因為當局不給你提供有力的、方便的條件,你就沒有辦法做。(完)

  (網易新聞另一面 2011年01月2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