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石油戰爭真的存在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23 09:36:53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目前看來,西方世界並非是衝著利比亞的石油而向卡扎菲開刀,從投入產出上來看,用武力奪取能源能源控制權是筆只賠不賺的買賣,在全球石油市場日漸成熟的今天,保證市場規則和供應渠道的暢通才是解決現階段能源問題的最佳途徑。”網易新聞另一面今天登載文章“是否存在石油戰爭”:

  美國等國軍事介入北非石油儲量第一的利比亞,“都是為了石油”的論調一時間甚囂塵上。雖然國際關系史上並不缺乏拿石油做籌碼的案例,但近年來,尤其是第二次海灣戰爭告訴世人,石油戰略並不是強取豪奪這麼簡單。 
  
利比亞局勢緊張,“石油動機”老調重彈   
   
  20世紀70年代後,石油曾為阿拉伯制衡西方“利器”

  雖然在二戰期間,石油曾顯現戰略物資的價值,但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在生產和消費上的分離效應在上世紀60年代才後逐漸得以顯現。1969年9月,卡扎菲推翻了親西方的伊德裡斯國王,隨即要求石油公司提價並獲成功。伊斯蘭世界第一次通過提價來增加收入,跨國石油公司單方面定價權也被打破,中東的穆斯林國家,也開始紛紛效仿。

  1973年的“十月戰爭”,石油作為武器登上歷史舞台,作為一種新的權力方式,它所改變的世界直接而迅速。僅僅8年時間,1981年,石油價格由曾經的2.12美元,一路飈升到36~40美元。讓對中東石油有著嚴重依賴的歐洲苦不堪言。

  第一次海灣戰爭之後,“石油動機論”逢戰必出

  如果說在80年代以前,石油消費結構並不過分依賴中東的美國對於伊斯蘭世界的討價行為並未有太多影響的話,那麼十年之後,這一景象被徹底改觀。進口石油占到消費總量50%以上的美國,對薩達姆的行為不能坐視不管,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美國政府官員甚至保守媒體都毫不諱言石油因素。從此,“出兵為了石油”這樣的論調開始見諸各國報刊,並在陰謀論和民族主義的情緒煽動下升華發酵。

  2003年的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對伊動武的堅決態度,伴隨著911後國際原油價格的起起伏伏,加之伊拉克那令各國垂涎的石油探明儲量,“石油動機”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傳言消散後令觀者確信無疑。但接下來的一切,卻似乎有些出人意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