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灣地域文化高度關聯政治 應高度重視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00:23:27  


地域文化“小傳統”是中華文化“大傳統”的個性化表現
 
  應該說,即使在兩岸隔絕時期,國民黨也始終未離開在台灣弘揚中華文化的主軸和基調,甚至因此招來“台獨”派所謂國民黨向台灣人民“灌輸”“中華民族主義”的指責。2000年後民進黨執政,推行“去中國化”的文化政策,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弘揚中華文化又提到議事日程上。“弘揚中華文化”在大方向上自然是頗為正確的,但問題在於具體如何去推動和進行。這難免讓人想到1966年11月蔣介石發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這不妨從學術角度對這一運動作一反思和檢省。應該承認,這一運動取得了若干實際成果,如大量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典籍的整理、出版、保存;使一代台灣青年學生的國學水準大大超過大陸的同齡人,等等。但筆者以為,也存在一些值得檢討的地方:

  其一,這一運動的發起具有政治上的動機和目的,具有“反共”的內核。

  其二,它沒有“與時俱進”,某種意義上,可說是蔣氏於1934年至1949年在大陸推行的“新生活運動”的台灣版。它雖然也以“守經知常,創新應變”為口號,但重點還在四維八德等傳統倫理道德的提倡,制定或頒行了“青年生活規範”、“國民生活須知”、“國民禮儀範例”,試圖對廣大民眾在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方面加以規範,顯得保守而迂腐,與迅速發展變化的現代生活有一定落差,容易引起現代青年的反感和抵制,乃至倒了他們的“胃口”,將中華文化視為陳腐之物。

  其三,它強調的是儒家正統經書教育之“大傳統”,卻忽略乃至壓抑了地方文化之“小傳統”。殊不知,“小傳統”與“大傳統”具有個性和共性的辯證關係,共性只能存在於個性之中,“大傳統”如果沒有眾多具體生動的“小傳統”加以體現,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毫無生氣的教條。台灣文化乃中華文化的一種具體的、活生生的地方表現形態,它透過四時節令風俗、口耳相傳的故事、宗教信仰模式、地方戲曲、民俗藝術乃至語言本身,使歷史、人倫教育無孔不入地滲透民間直至底層,使最荒僻所在,目不識丁的文盲,也沾濡一份文化芬芳,具備中國人特有的氣質和風度。2在台灣具體環境下,廣大民眾更多生活於閩台文化“小傳統”中,對於自身的“鄉土文化”經常有一種自然的喜愛之情,自豪之感。如果一味強調較為抽象的、有時被教條化了的中華文化“大傳統”,而漠視、忽略乃至壓制了具體的、與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傳統”,就會與廣大民眾的實際生活脫節,難以獲得廣大的認同,甚至讓有心人士有機可乘。

  現在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就台灣而言,顯然不應再簡單回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老套。針對上述三點檢省,筆者以為,第一點時過境遷,“反共”的內核和情結宜乎消除--儘管對外省第二代而言,這種心結有時只是沒有從整個近代中國的歷史脈絡看問題而產生的不服氣、不甘願、不信任的情緒而已;第二點,應認識到“五四”以來的新文化、新思想、新觀念亦屬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傳統文化中不無封建、保守的成分,對於傳統文化應採取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態度,力求加以現代的改造,使之適合現代生活的需要,避免陷入保守、復古的泥坑。這擬著重對第三點略加展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