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戚嘉林:台灣的新祖國認同與祖國論述

http://www.CRNTT.com   2011-10-18 00:36:06  


 
  李扁執政整整二十年,改變了台灣民眾的原有國族認同。一是於兩蔣所遺1988年台灣居民絕大多數自認是中國人的政治氛圍下,逆勢以分離意識教化台灣人民。二是將自1661年鄭成功入台及清廷自1683年台灣入我版圖兩岸一國的史實,逆勢憑空虛構台獨史觀。李扁二人憑藉現代政權機器的文宣與教育體系,大肆宣揚台獨理念,不但事有所成,其形塑的分離主義氛圍甚至迫使藍營政治人物為了選票,自覺地或不自覺地自我相隨,例如為避開因使用“中國”一詞致遭深綠抨擊賣台,而以“文化中華”替代“文化中國”,以“中華民族”取代“中國人”,甚至提出具有主權意涵“台灣的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的說詞。藍營政治人物論述核心語彙及其語境的改變,不但強化了綠營台獨論述的正當性,而且潛移默化了誤導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其嚴重性藍營似渾然不覺。事實上,當今世上華人新加坡建國及其國族認同的建構過程中,首要之務就是先弱化或區隔其對中國的認同,而以“華人”替代“中國人”。如今,新加坡人之國族認同是打從心裡就自認自己是華人,而非中國人。

  其次,就是在歷史學科教材中,完全不提或曲解僅是六十年前台灣人曾強烈認同祖國的史實,其“去祖國化”的結果,是幾乎所有台灣民眾都不知道台灣先輩曾以鮮血和性命相許地認同祖國,故很難自然地稱自己是中國人。更可悲的是,在歷經六十年的教化後,1949年移民台灣的第一代外省人,也對喚一聲祖國難以啟齒。

    祖國認同的法律超越性與歷史正當性

  如果前述現象在兩岸大交流的形勢下仍一直持續,當鄙視仇視對岸母國的分離主義式“台灣主體意識”超過一定的臨界點,也就是台獨成功裂解台灣人的母國認同。

  故如何突破此一國族認同不利的困局,首先要解構“分離意識法制化”,亦即去除“中華民國法律”對台灣人認同中國所產生的心理威懾障礙。無可諱言,台灣現實社會裡對中國國族的認同表態,因“中華民國法律”的存在及其有效運作,分離主義者可藉政治力量曲解“中華民國法律”而炮製政治迫害。故筆者提出喚起島內民眾的祖國認同,因為祖國認同雖然其意義蘊涵等同中國國族,惟那是認同的感性範疇,非“法律”範疇,是超越法律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