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經濟增長趨緩不全是壞事

http://www.CRNTT.com   2011-10-21 08:33:24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訊/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其中,連續三個季度,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呈逐季回落態勢,同比增長分別為9.7%、9.5%和9.1%;CPI呈逐季上升態勢,同比增長分別為5.1%、5.7%和6.3%。

  東方早報發表財經評論人楊國英文章認為,今年以來GDP與CPI的走勢,一方面說明,為避免經濟出現硬著陸,宏觀調控政策正有序推進,並未對經濟增長造成過大衝擊;另一方面說明,通脹壓力並未真正緩解,“價格穩定”之於宏觀調控,仍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首要任務。

  最近三個月CPI的走勢從6.5%的高位逐步回落至6.2%、6.1%,可以初步證明今年以來的宏觀調控,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這樣的成效僅是說明,中國通脹增速相對趨穩,但是仍處高位,宏觀經濟的運行並未真正走向穩定。

  CPI季度大區間的持續上升、月度小區間的相對回落,說明宏觀調控正處於攻堅階段如果持續適度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通脹則可能進入下行通道,從而回歸到相對合理水平;反之,調整適度從緊的政策方向,相對放開流動性、放鬆信貸規模控制,則通脹可能在高位持續運行,甚至會被急速拉升,從而導致經濟全面惡化。

  文章稱,既要控制通脹,又要保持經濟增長,顯然並不現實。“相對較低的通脹水平”和“相對較高的經濟增長”,都是宏觀經濟所追求的理想狀態。但如果要將通脹水平從高位下拉,宏觀調控政策必須從緊,同期經濟增長就會受挫回落。反之,如果要將經濟增長快速上拉,則宏觀調控政策必須擴張,同期通脹水平往往會惡化高企。

  這種矛盾在當下似乎益發凸顯,在今年以來相對從緊的宏觀調控下,CPI雖然持續三個季度上升,但在近三個月內卻有序回落。相對從緊的宏觀調控政策,使通脹抑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期經濟增長卻因此付出了代價。在GDP增長持續三個季度下降的趨勢下,中小企業經營、外貿出口、居民消費、固定資產投資等微觀經濟的表現均不容樂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