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邵宗海:蔡英文沒有在兩岸迴旋的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1-11-21 00:28:21  


 
  再就現實而言,“中華民國”政府統轄下的“台澎金馬地區”,台灣固是主體,但尚有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而且金門與馬祖尚編制在福建省。所以,台灣如被認為是“中華民國”政府目前統轄下的領土,也只是其中的一部份。即使“台灣”一詞就是“台澎金馬地區”的通稱,我們在南中國海仍有海巡署官兵駐守的“太平島”,也不能就這樣輕易的排除在外。

  其次,國際社會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說法也會存疑:那就是在國際法上,今後將如何視待“台灣”,因為那勢必會涉及對“中華民國”的定位。譬如說,在一些非“邦交”國家,我們仍可設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一旦“台灣”就等同“中華民國”,給對方帶來困擾不說,甚至這種實質的外交模式也將不繼。而且對“友邦”國家來說,他們外交承認的“中華民國”如等同於“台灣”,那麼面對一個與中國大陸徹底撕裂的“國家”,除了要在它自己內部作“自圓其說”的辯調之外,也將面臨北京嚴厲的挑戰。畢竟過去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承認,尚可在“一個中國”的模糊大傘下,廻避造成“二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尷尬現象。

  最後,值得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蔡英文的說法是導引北京將祭出“通牒”的最大動力,結果“台灣共識”尚未滙聚,台灣已備受威脅與壓力,徒增台灣內部升起新的爭議。我們再仔細回憶一下2000年的“中共國防白皮書”以及2005年的“反分裂國家法”,裡面提到就算用“中華民國”名義,但因會導致“兩個中國”的實質,或是“形成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的事實”,北京當然被迫就採“非和平手段”來因應。再回到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烽火四起”歲月,當然沒有必要,也沒有多少人願意。

  結論

  筆者個人並不喜歡要去運用來自對岸的一些說法,來壓縮台灣需要“發展”的空間,因為這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正途。對蔡英文及民進黨來說,如果現階段中兩岸尚有一些模糊的說詞,如“九二共識”,或“各自表述”,既對台灣內部沒有造成傷害,也可迴避來自北京的挑戰,台灣實在沒有必要直接去向北京宣戰。

  再就“模糊論”來說,兩岸之間由於歷史原因以及長期隔閡,一旦恢復接觸,某種程度上是要對一些需要界定的原則及立場,作模糊的界說,這樣才可導致兩岸最終的“勉強接受”,這本就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精神所在。不過,對蔡英文及民進黨來說,當北京本來已經沒有賦予太強的信任,如果他們仍在循求傳統,尋求“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結果,可能就不宜有太清晰的“政治訴求”,如主權分割或領土獨立。可惜的是,一句“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的說法,已讓蔡英文沒有迴旋的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