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實體經濟是戰略轉型的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1-12-26 08:01:49  


抓住和用好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切實發展實體經濟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訊/發展實體經濟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達出的強有力信號。中國經濟時報發表評論員周子勛文章分析,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運行新情況下,抓住和用好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切實發展實體經濟呢?

  從近期中央高層的表態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12月18日至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江蘇省就當前經濟運行進行調研時指出,支持實體經濟,銀行要拿出更加具體的措施;很多企業存在貸款成本過高的情況,銀行要切實解決不合理收費和附加貸款條件等問題。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5日出席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時表示,支持民間投資進入鐵路、市政、能源、社會事業等領域,並把增投資與擴消費更好地結合起來,進一步鞏固中國經濟的內生和自主增長基礎,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眾所周知,“穩增長、擴內需、控物價”是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目標。因此,選擇什麼樣的經濟發展道路來實現這一目標自然是必須回答的問題。通觀中外經濟發展歷程,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文章表示,從經濟發展的相互關聯度來說,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核心內容,資金運行是實體經濟運行的潤滑劑,實體經濟增長則是穩增長的突破點。中國經濟今後能否穩步增長,關鍵點就在於現代農業、高技術產業等能否持續增長。而發展實體經濟和擴大內需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其內在邏輯是實體經濟的發展要與內需擴張達成總量和結構上的平衡。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