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財政收入看重慶經濟的秘密

http://www.CRNTT.com   2012-03-23 10:38:36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訊/“外界紛紛擾擾,談論重慶模式,或唱紅,或打黑,或民生工程,不一而足。在筆者看來,這些不過是表象,真正的秘密隱藏在政府的報表中。雖然筆者獲得的報表依然很簡單,但依稀能看出重慶經濟的模式和前途。”今天登載媒體人譚翊飛的文章“從財政收入看重慶經濟的秘密”:
 
  最近,筆者獲得一份《重慶市2011年度市財政預算收支執行情況說明和2012年市級財政預算(草案)說明》。外界紛紛擾擾,談論重慶模式,或唱紅,或打黑,或民生工程,不一而足。

  在筆者看來,這些不過是表象,真正的秘密隱藏在政府的報表中。雖然筆者獲得的報表依然很簡單,但依稀能看出重慶經濟的模式和前途。

  2011年,重慶市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508億元,增長51%,支出完成1641億元,增長45.7%。本文主要分析收入項。

  按照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所作的工作報告,據初步統計,重慶市2011年生產總值接近1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16.5%,增幅躍居全國第一。這一增速不可謂不高,可是重慶既無天然資源優勢,也沒有地理位置的優勢,為何能創造出全國第一的增幅呢?

  黃奇帆說,重慶市採取了綜合舉措調控經濟運行。當地加強了資金融通、能源保障、土地配置、稅費減免、物價運行“五個調控”,打造了低融資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土地房產成本、低稅費成本、低物流成本的“五低”發展環境,把握了服務經濟和保障民生的主動權。在銀根抽緊情況下,重慶通過銀行信貸、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外資利用、央企信托等渠道,新增社會融資4000多億元,保障了資金供需平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