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為何體制創新更具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3-08-27 10:06:10  


 
大眾民主成為既得利益

  奧爾森所說的這種既得利益阻礙改革的情形,今天仍然繼續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各國都在討論改革、改革、改革,但所有國家都沒有重大的改革動作。為什麼?既得利益使然也。歐洲尤其如此。歐洲的主要問題是異化了的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本來是要保護社會的最底層,讓窮人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但到現在,福利制度普遍演變成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也就是沒有動力去工作,高度依賴於這一制度,也就是一般人們所說的“養懶人”的制度。

  當越來越多的人依賴於這個制度,這個制度就變得不可持續。很多年來,歐洲人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知道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但就是沒有能力去做。原因也能簡單,福利制度背後龐大的既得利益。如何克服這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這是歐洲各國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實際上,大眾民主制度本身,已經演變成這個龐大既得利益的最大主柱。

  在民主的兩百多年歷史中,大多數時間都是精英民主,也就是資產階級民主。在精英民主情況下,人們的政治權利和人們對社會的經濟貢獻比較平衡,因為當時投票權(最重要的政治權利)受各種限制,尤其是財產的限制。大眾民主的到來,改變了這種情形。在大眾民主下,一人一票,人人政治權利平等。但是,人們對一個社會的經濟貢獻則不一樣。這就產生了一個結構性問題——人們可以使用手中的政治權利(選票),來獲取經濟利益(福利)。

  很簡單,當執政者本身的合法性來自選票,當他們的權力基於選票之上的時候,沒有人能夠超越選票,獲取足夠的政治權力來改革這種既得利益。在西方,選舉往往演變成“福利”的“拍賣會”。這樣說,並不是否定福利制度。福利制度的產生,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它使得窮人活得體面和尊嚴。但如何防止這個制度被濫用、被挾持,的確是大眾民主國家面臨的挑戰。

  亞洲日本的改革也不容易。日本曾經創造了世界的經濟奇跡,在短短的20年間躍升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無論是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還是政治的民主化,日本為世界所矚目。但是,在過去的20多年間,日本的情況每況愈下。日本政府並不是不想改革,但就是改革不動。小泉純一郎任自民黨首相期間,為了克服龐大的既得利益,就想通過民粹主義,動員民眾的方法。這種內部的民粹主義很快導致了外部的民族主義,惡化了和鄰國中國和韓國的關係。

  日本民主黨高唱改革而上台,但也沒有能夠做任何有意義的改革。安培政府上台以來也想改革,但再次搞外部民族主義。這使得日本的“改革”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國內龐大的既得利益,實際上很難通過民粹主義的方式來改革。這一點日本和歐洲類似,因為在大眾民主下,選票是政府賴以生存的基礎。但和鄰國搞不好關係,更是進一步制約著內部的經濟發展。至少到現在為止,人們還看不到日本的前途在哪裡?

  實際上,無論是歐洲還是日本,從歷史上看,龐大的既得利益只有通過強有力的政府才能加以克服。但如果大眾民主產生不了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任何有意義的改革將會非常困難。

  美國的情形要好一些。美國的民主制度一直在避免歐洲式的福利制度。民主制度有利於一些方面的改革,但不利於另一些方面的改革。福利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例子。福利制度的產生和民主制度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例如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俾斯麥時代創始的;法國的大眾教育制度,是拿破侖時代創始的。但民主制度產生以來,大大推進了福利制度。也就是說,福利制度的改進,和民主的擴張相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