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企業債務風險更值得警惕

http://www.CRNTT.com   2014-04-16 08:42:20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訊/近年來,被媒體、市場、政府關注最多的問題莫過於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但相對於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企業債務問題受到的關注略少。與政府債務相比,企業債實現“債務旋轉門”的可能性也更低,因此其危險程度絲毫不亞於政府債務風險。

  中國證券報發表清華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俞喬文章表示,就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而言,無論是官方公布的近18萬億元,還是各金融機構研究得出的20萬億元,乃至30萬億元,應該說和當前GDP相比,占比並不算特別高,當然增速的確過快。我們的計算結果顯示,2007年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在4萬億元左右;而2010年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便增長至10.8萬億元。照這種速度下去,預計2015年政府債務總規模(含中央政府)便會超過當年GDP,因此至關重要的是控制其總量,然後再調整債務結構,用低成本的融資方式替換其信托、理財計劃、融資租賃等方式。

  關於其短期風險問題,我們可細致分析其可償債資源。市場普遍認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主要是土地出讓金)收入是其最直接、最主要的償債資金來源。但除了上述部分外,還需要考慮國有企業經營收益、國有企業淨資產、國有非經營性資產以及資源性資產等方面的狀況,通過統計,我們可得出地方政府的最大償債能力約76.5萬億元。

  從這個角度講,地方政府“資源負債率”約為24%,在理論上不會面臨資不抵債的風險。但是,資源性資產存在變現能力及流動性難題,而國有非經營性資產出賣也不單單是一種經濟行為。如果扣除這兩者,地方政府的“資源負債率”會迅速上升至80%,當還債高峰來臨時,將出現嚴重的流動性風險與支付危機。鑒於中央政府已充分認識其流動性風險,並有主抓經濟、金融工作的監管部門提到,2014年要創新“可續債”以及債務展期。因此,相信中央政府的足夠重視以及中國比歐美更靈活的“債務旋轉門”,能夠應對地方政府債務的支付危機。

  文章指出,相對於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企業的債務問題受到的關注略少,其“債務旋轉門”的可能性也更低,其危險程度絲毫不亞於政府債務風險。因為,畢竟地方政府債務是從2007年後才開始迅速增加的,而企業的債務存量占比在過去的20年中一直比較高,並且引發過20世紀90年代的“三角債”問題(當時的壞賬規模約為2000億元)和21世紀初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在改革中,銀行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剝離到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資產約有1.4萬億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