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張亞中:中國和平崛起台灣功能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0:43:51  


 
     美國不會輕易讓中國大陸崛起

  在中國大陸崛起的過程中,不能犯下傳統大國透過擴張或崛起來解決內部衝突或矛盾的錯誤。不但要避免製造衝突,還要避免把外部矛盾引向中國大陸,成為世界的矛盾焦點,以確保中國大陸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郭震遠,〈中國爭取保持和平穩定國際環境的指導原則:對二十字方針的再認識〉,《中國評論》,2013年1月號,頁14)。不過,有些事情是無法避免的,例如與越南、菲律賓的南海主權爭議,以及與日本在東海釣魚台列嶼的主權爭端,都觸動著北京是否要動武的神經。中國大陸要思考的是,西方以美國為首、日本為輔的戰略思考,是否是期待南海或東海成為對中國崛起發動“預防性戰爭”的實驗場域?中國大陸如何在“衝突”與“戰爭”之間妥善拿捏分寸?

  近年來,美國已逐漸將軍事、外交與經貿重心移至東亞地區,美國“亞太再平衡”的具體作為,主要透過“前沿佈署外交”,強化美國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的雙邊安全聯盟,積極參與區域多邊組織,增加貿易與投資,擴大軍事存在,推展民主與“人權”,全面對東亞地區進行權力再平衡的動作,以維持美國東亞地區軍事、經濟與外交上的領導優勢。

  美國對於中國大陸“再平衡”的戰略,或許還不至於讓它主動發動一場“預防性的戰爭”,畢竟在這個二十一世紀全球相互依存的時代,誰都經不起一場戰爭的折騰,但是會透過與中國大陸周邊地區的共同合作,對中國大陸產生“遏制”的效果。

  美國的目的非常清楚,它要透過與中國大陸周邊的合作,讓世界產生兩種不同的戰略認知:第一、讓“中國威脅論”持續在東亞或世界發酵。美國在東亞“再平衡”戰略講的愈多、做的愈多,愈凸顯出中國大陸對周邊的威脅。如果崛起的中國大陸是和平的,美國為何要將過半數的兵力佈署在亞洲?因此,美國“再平衡”、“亞太需要穩定”、“要相互節制”等政治話語出現愈多,等於愈強化中國大陸對其周邊形成威脅的印象。在這樣的論述下,不論是黃岩島或釣魚島的行為,都容易被詮釋成為中國大陸企圖改變現狀的一個威脅性作為。

  第二、美國反覆暗示中國具有威脅性、企圖改變現狀的論述,將促使中國必須反覆不斷地強調自己是“和平”、“願意接受國際規範”的,如此可以促使中國進入“約束”的國際結構中。而這又是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中國“交往”戰略的另一個目標,即讓中國的崛起不能跳脫西方的價值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