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地緣政治變遷和政治秩序重塑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09:38:12  


 
中國崛起重塑地緣政治利益
 
  同樣,中國的崛起也會導致其地緣政治利益環境的變化,不僅對自己內部發展有影響,對周邊地區的發展,也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自近代以來,中國被西方打敗,失去了大部分地緣政治利益。現在隨著中國的再次崛起,中國也必然要重建其地緣政治利益。國家的統一是恢復中國地緣政治利益的第一步。在香港和澳門和平回歸之後,中國也在尋找和台灣統一的方法。不管怎樣,中國是不會容許香港、澳門、台灣、西藏和新疆等地緣政治,從中國獨立出去,不管以何種方式。正因為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把這些界定為核心利益。和所有其他大國一樣,一旦這些核心利益受到損害,中國會不惜一切來保護。
 
  在下一個層次,中國也不會容許其他大國,在中國周邊造成對中國的不安全。美國不容許蘇聯在古巴布置導彈。中國一旦具備了這個能力,也會防止或者阻止其他大國在中國的周邊這麼做。今天,中美兩國出現的很多問題,就是由兩國之間的地緣政治之爭引起的。儘管中美兩國並沒有直接的地緣政治利益衝突,但美國要把其地緣政治利益,擴展和深入到中國的周邊國家,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導致了和中國的間接衝突。

  中國地緣政治利益關切,也會影響到這個地區的政治形式。今天在香港泛民主派和中國有關香港特區民主化的爭論,就是這方面的反映。儘管中國並不反對香港的民主化,但不會容許香港的政治發展,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香港的泛民主派僅僅是從民主化的角度來看問題,忽視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其地緣政治的考量。如果這個情況繼續下去,兩者之間的衝突便不可避免。
 
  同樣,中國的崛起也會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政治形式產生影響。這不是說中國要干預其他國家和地區。歷史地看,中國從來沒有干預過其他國家所發展起來的政治形式。即使在中國內部,不同民族所採用的政治形式也是不相同的,例如西藏和新疆有自己的政治形式,南部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版本的土司制度。今天,中國一直所強調的不會把自己的制度強加給其他國家的政策,是中國文化傳統精神的反映。但中國崛起之後,對周邊國家和地區政治形式的影響,和中國主觀的願望不是那麼相關,這更多的是周邊國家和地區,逐步地會向中國調適。傳統上形成的儒家文化圈的政治形式便是如此。

  很顯然,中國本身的政治秩序的變化更為重要。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也逐漸地摸索出自己的政治模式或者政治道路。這種模式儘管也受西方影響,但絕對不會發展成為西方那樣的模式。可以相信,中國模式不會取代西方模式,但會成為除西方之外的另一種選擇。這種選擇的存在,會通過不同途徑影響到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甚至更遠。
 
  今天的世界面臨著自冷戰結束之後地緣政治的大變局。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地緣政治秩序也必須得到重建;這種重建也必然會影響到各國內部政治形式的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個世界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地緣政治利益之爭,而且也是政治秩序之爭。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國際政治秩序和內部政治秩序大變動的時代。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10月28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