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陸韓FTA對台威脅豈止“口水戰”咁簡單?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09:31:02  


 
  實際上,由於台韓出口至中國大陸須課稅產品項目的重疊性高,台韓出口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相似度指數平均高達七成五,且中國大陸均為台韓出口最大市場,與此同時台韓對外貿易佔經濟成長貢獻度答七成以上,而“陸韓FTA”將有助於韓國產品進軍大陸市場,因而將會對台灣產品產生重大天衝擊。其中,台灣百分之二十四點七非零關稅工業產品可能受威脅或衝擊:經評估台灣四百九十億美元非零關稅工業產品中,關稅較高者(不低於百分之五)產品總計三百八十六億美元,佔該年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工業產品總值一千五百六十三億美元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七,可能因“陸韓FTA”生效而受到威脅或衝擊。就稅則品項及產業別分析,受影響最大的產業有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由此,台灣出口大陸百分之二至五點四的工業產品,將被韓國產品所取代,金額達三十一點六億至八十四點二億美元。

  頗為諷刺的是,受“陸韓FTA”影響的工業所在的縣市,固然有由國民黨執政的縣市,但也有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而且比例還不低。實際上,在受“陸韓FTA”影響產品中,有多個項目是在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生產的,如鋼鐵是高雄、台南的強項,汽車及零部件的產地,也有台南、高雄、屏東等縣市,面板的主要產地是台南,偏光板也是在台南生產,石化產業更是台南、高雄的強項,紡織、玻璃的主要產地也是台南、高雄等綠色縣市。

  但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民進黨及綠色學者、媒體可管不了那麼多,提出了許多謬論。對此,杜紫軍在專題報告中一一予以反駁。比如,對於“ECFA成效不彰”的謬論,杜紫軍指出,“ECFA”早期收穫二零一一年開始降稅,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全部降為零關稅。據台灣方面海關統計,今年一月至九月,台灣對大陸出口較二零一三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一點四一,早期收穫清單貨品則成長貨品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四點五,並已為台商節省關稅約二十億美元(約六百億元新台幣)。農業產品早期收穫清單項目的效果,已將過去從大陸進口農產品入超的歷史,轉變為對大陸出超。台灣“金管會”已核准十三家台灣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其中十四家分行已開業;陸銀也已在台設立三家分行及一家辦事處。至今已共有十七部台灣電影片申請通過陸方廣電總局審批,其中十六部已在大陸上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