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三五”規劃及2030年遠景目標的前瞻性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5-03-15 11:09:33  


 
  三、“十三五”規劃的主題與主線

  文章認為,“十三五”時期,將以全面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全面科學發展為主題,體現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包含了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它是“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的延續和提高,是基於“十一五”初步進入科學發展軌道——“十二五”基本進入科學發展軌道——“十三五”將全面進入科學發展軌道的科學分析,體現了全面科學發展仍然是時代的要求,是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主旋律。在新時期,堅持科學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全面科學發展。

  “十三五”時期,將以經濟雙重轉型升級為主線。主線是“十三五”及未來十五年發展規劃基本思路的關鍵,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主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整個規劃提綱挈領的靈魂。“十三五”時期及2030年,中國將全面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綜觀全局,比較不同方案,我們建議“十三五”規劃的兩條主線為經濟雙重轉型升級與經濟社會雙轉型。

  以經濟雙重轉型升級為主線,就是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體制的轉型升級為主線。這一提法是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基於全面科學發展的核心環節仍然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體制變革問題的基本判斷;是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延續和深化,同時涵蓋了打造經濟升級版的內涵,體現了經濟建設在全局中的中心地位和經濟體制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體現了生產力變革與生產關係變革相互推動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同時,這一提法還參考了“九五”計劃實現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的主線。

  “十三五”期間,要確保經濟社會全面進入科學發展軌道,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體制的轉型升級。具體要求為:

  ——以增進全體人民福祉、社會公平正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把全面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以經濟結構的戰略性升級為主攻方向。要認真研究一批對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對推進社會建設、生態環保、改善民生作用顯著的重大項目,對解決突出矛盾、增進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為補短板、增後勁、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動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升級、城鄉結構統籌、區域結構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升級發展、綠色發展。

  ——以創新驅動為根本動力。把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作為推動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建設的根本動力,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各項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公共服務的不斷升級、社會建設的不斷完善、綠色發展道路的形成和確立、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和大繁榮,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的有機統一。

  ——以綠色發展為基本途徑。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綠色發展的根本舉措,加大綠色投資,倡導綠色文化,引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促進綠色增長,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國家與社會三方面關係,建立激勵相容的綠色改革機制。要以綠色賬戶核算為基礎,以綠色法規體系為框架,綠色規劃體系為指導,為綠色發展提供頂層設計。推動全球綠色貿易,主動進行國際綠色合作,為全球生態環境改善作出貢獻。

  ——以統籌協調推進為基本要求。要把統籌兼顧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髮展中的重大關係,協調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長質量,協調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城鄉區域發展,協調,經濟增長、社會建設和生態保護,協調人口資源與環境,協調深化改革與穩定,協調經濟發展與文化事業發展,推進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齊頭並進。

  ——以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為基本戰略。以培育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為導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協調發展,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創造開放新紅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