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治關係需把握三點特殊性

http://www.CRNTT.com   2016-10-21 00:20:59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印尼出席APEC峰會期間會見前“副總統”蕭萬長時明確指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對於解決政治難題,“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要有與時俱進,攻艱克難的信心、決心與勇氣。大陸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達成兩岸和平協議。⑬北京一再重申,儘管大陸和台灣尚未統一,但中國的領土沒有分裂、主權沒有分割,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同時,由於兩岸尚未統一,因此有這一特殊情況下需要處理和解決的問題。在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基礎上,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

  種種現象顯示, 從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以來,中共已積極著手推動兩岸政治性對話與協商談判。北京積極要將兩岸關係從“九二共識”階段推向“一中框架”階段,其重點主要在於想拿掉“各自表述”,兩岸直接只講“一個中國”。而馬政府提出“一中架構”並一再強調“兩岸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亦是在探索開啟兩岸政治對話新的可能性與新的空間。

  無可諱言,“九二共識”為兩岸之間的一個中國內涵爭議,提供了一個階段性的創造性模糊。兩岸以共同通過制度化的方式,確立“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的共同基礎,這其實也等於確認“一中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然而,誠如“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所說:“共產黨的立場是'一中',不談'各表';國民黨是'一中各表';而民進黨是'各表',不談'一中'。”⑭。

  其實,對於蘇起在2000年因民進黨上台執政而提出的“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後人可以不接受或予以修改,但不能否定曾有九二會談這個歷史事實。台灣方面不要否認九二會談當時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大陸方面也不要否認當時彼此對一個中國涵義的認知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最後才互相妥協,同意採取“以口頭各自表述”的方式來處理。所以,更準確地說法是: 1992年兩岸兩會在香港會談的過程中,雙方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精神,同意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容有不同的認知。

  如今,“九二共識”的模糊藝術實已難因應當前和未來兩岸進行政治性協商勢必面臨的主權問題;而“一中各表”下之“兩岸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只是將主權問題繼續鎖在“零和競賽”的死胡同裡,究竟不是解困之道。爰此,以下本文將從英國學派的“憲法”主權說”此一途徑來探討兩岸的主權問題,並從中獲取處理目前兩岸關係主權問題與政治定位的啟示與新思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