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台灣論衡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登及語中評:蔡英文的817萬票由甜轉澀

http://www.CRNTT.com   2020-02-28 00:09:45  


張登及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2月28日電(記者 黃筱筠)美中關係緊張是否也會造成兩岸關係擦槍走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如果不是美中對峙到嚴重狀況,美方對台灣開綠燈,促使台方大膽進行一些政治作為,台灣也會很審慎,理論上不可能對美國戰略超車,試圖拖美國下水。蔡英文連任勝選贏得817萬票支持,但須避免被這817萬票背後的激情拉著走,否則不利於理性決策。

  張登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曾任台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所助理教授、“中國政治學會”(台北)秘書長、“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財務長。目前也是國際關係學會副會長。

  張登及對中評社分析,執政者理性決策一定不願意多冒風險,所以蔡政府應該與華府亦步亦趨,不會對美國戰略超車,但是選舉中出現的超高民意已經對蔡政府造成戰略超車美國的誘因,尤其是817萬選票中,估計40歲以下包括首投族青年選票應超過200萬,已經形成鼓勵超車美國的氛圍,“民意拉著政府走”。這就像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之前拋出陸配子女回台政策,這是一個善意、公允的表態,但是卻被網民反對。網民現在是最大的“輿論”,台灣社群媒體對鼓勵政府超車的壓力很大,對理性決策兩岸議題相當不利。

  他觀察許多媒體為了點閱率,也在內容與標題加碼、加料,刺激兩岸社會氣氛,造成民意、社群媒體一波波激進聲浪,在此惡行循環下,可能也會拉動中國大陸網路與民眾的激烈反感。他表示,陳明通的表態是一個兩岸緩和的訊號,但是訊號曇花一現,一下子就被網民蓋台。以後政務官就更難做出類似表態,甚至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還說,選擇“國籍”就要自己負責。孩童無法選擇“國籍”、防疫也應政治適度區隔;這不像是一位公共衛生專業的專家應有的說法。

  至於台灣以後是否就沒有政治力量敢對中國大陸提出緩和、協商的路線和政策?

  張登及表示,不能說沒有可能。目前剛投完票,817萬票的超高民意造成“戰略負擔”,一開始當然對勝選者是“甜蜜的負擔”,慢慢地卻逼使蔡政府要跟1月11日那個瞬間高峰的民意走,對政府來說負擔逐漸“由甜轉澀”。

  那麼該如何緩解這些負擔和壓力?

  張登及認為,蔡政府目前只能採取“減法”策略,因為去年迄今台灣的所謂“反中”情緒被點燃後,就不容易很快衰退。但政府不宜再去加碼這個情緒。這種情緒就像一些流感一樣,至今沒有有效的疫苗、藥物,只能等感染性減弱,“政府不要再加碼刺激民意”,也許過段時間,會有其他需要關注的議題打開調整空間。

  對於美中對抗下的兩岸關係,張登及對中評社表示,兩岸關係在選舉之後,執政黨勝差很大,超過預期,尤其是青年族群投票對民進黨有很大的支持。但其實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情勢曾相當低迷。實際上是2019年的香港議題,讓蔡政府得到青年族群肯定,這也是美中對抗大結構下的香港局部效應,為民進黨的勝算加分。

  他指出,2020大選的結果更多是對蔡英文個人某些立場的支持,所以“總統”票”超過民進黨“政黨票”不少,自然是香港議題造成年輕選民和網路傳播中的“亡國感”有利蔡的選情,而不是具體政績的加分。現在加上今年疫情新變數,本來兩岸可藉著公衛議題緩和關係,但因疫情應對處理以及前面網路激情氛圍的左右,讓蔡政府選擇更疏遠兩岸關係,而不是改善兩岸關係。加上中美關係的對抗也蔓延到社會領域,兩岸社會關係也跟著更加疏離。

  張登及表示,兩岸關係包括四個面向:政治關係、經濟關係、社會關係,以及地理空間關係。地理空間就是海峽兩邊的地緣政治構造,這是難以更動的結構性關係。而經濟關係在這次疫情過後會受到影響,甚至去年就傳出ECFA今年9月到期就會停止,若然,這會使得兩岸經濟關係更加拉遠。兩岸社會關係因過去一年選舉激情,現在加上疫情,社會連結趨向更加疏離。兩岸政治上從2016年以來自然是冷淡。但是地緣政治的格局無法搬動,所以台灣要非常審慎處理另外三個關係。卻因台灣社群網路化的淺碟性民意格局,讓這些問題越來越不容易處理。

  他表示,其實政治、經濟、社會關係並非一成不變。比如在社會面上,2018年選舉前後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以及身分認同,至少仍有三成上下的“中國人”、“台灣人”雙重身分可重疊性,現在又掉到只剩下一成。

  張登及向中評社說,民進黨剛執政時對兩岸關係的處理民眾並不滿意,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算是期中考,當時不少民眾也不排除兩岸身分認同有重疊性。但去年一整年的政治、社會關係發展,加上今年疫情,人們的身分認同又回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兩岸社會很疏離的狀態。反服貿後執政黨兩岸處理並不算好,才讓2018年兩岸社會關係的氛圍能趨向靠近。大陸那段時間提出一些惠台措施,並非完全沒作用。也是那段時間起,美國加強對中國壓力,逼迫很多國家選邊站。執政黨當時還沒有完全獲益於美國施壓,因此民意對執政黨不支持,才讓國民黨在2018年大勝。
 


【 第1頁 第2頁 】